探索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2

探索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

李兴书

红河州屏边县第一中学 云南红河 661299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本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兴趣的作用,更应当学会培养和调控学生的兴趣。它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进行。

【关键词】民族教育 英语学习 文化 学习兴趣

我县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边疆县,县内有汉、苗、壮、彝多种民族,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我校招收的学生中民族生所占的比重较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比较单薄。英语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

英语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过程。它是一个互动、循环反馈、不断融合的过程,产生一种和谐,带来精神愉悦,激发师生追求自由创造。将美育融入教学过程,可以调动教与学的潜能,优化教学质量;它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和教学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它可以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知识、情感、意义的完美建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和欣赏美,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能记住大量的单词,还能掌握语言的接受和表达能力。最终目的是了解这种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在美,了解异国情调的风景美和社会条件,激发建设和谐世界的信心和力量。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充分发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优势,可以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言语行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康完善的心理结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盲目地“承包整个课堂时间”会使原本有趣的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课堂流程、“八股”作文公式和僵化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英语的美;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享受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2.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育;以微妙的个人教育体现情感教育;带着父母的爱教学。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蜡烛、园丁和工程师。因此,我们的老师也应该像蜡烛一样充分发挥蜡烛的价值,像园丁一样为学生工作,亲切地关心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做学生的亲密朋友,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学生身上。在英语教学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无法避免的现实。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也体现在“学困生”身上。笔者在教学中尽量面向大多数,兼顾“两头”,让各级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避免进入初三年级后出现大面积滑波现象。如果学生犯错,教师应及时批评教育;如果老师有失误时也应该学会说“ I’m sorry ”并注意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积累师生之间的感情,共同努力学好英语。

3.创造英语情景,熟练运用打油诗

我们县属于边疆地区,所以很难接触地道的英语。英语只在课堂上听得见,课外没有人说英语。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特别要求学生在校园里遇到同学时,要尽量学会用简单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见到英语老师时,也需要用英语交流。慢慢地,英语口语交际渗透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英语词汇量不断提高。在教授基数变量序数时,笔者编了一个打油诗来帮助学生记住:“一、二、三特殊记,th从四起,ve要用f替,八去t,九去e,整十62a845f8164b7_html_e109fecd2be88cb4.png y用ie替,若愚几十几,只个位就可以。”;be动词的用法“I用am,you用are,he/she/it 用is,单数is,复数are。”可数名称单数变复数中,笔者把9个以f,fe结尾的单词串成这样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小偷(thief)的妻子(wife)用架子(shelf)上的半(half)片树叶(leaf)和一把小刀(knife),冒着生命(life)危险,自己(self)杀死了一匹狼(wolf)。以o结尾的名词,有时加-es, 有时加-s,可以记忆为:黑人(Negro-Negroes)英雄(hero-heroes)爱吃西红柿 (tomato-tomatoes)和土豆(potato-potatoes);听广播(radio-radios)也看到了电视录像(video-videos),说动物园(zoo-zoos)里的袋鼠(kangaroo-kangaroos)弹钢琴(piano-pianos)吸引游客来拍照片(photo-photos)。这些打油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记住这些变化,而且能使学生信任老师,对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课堂是文化教学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文化教学。注意激活学生现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简单到深入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go for it》这套教材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勤于动脑,善于探索,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英语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有机结合,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将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英语教学过程。词汇作为语言的组成材料,是语言的基本结构,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一个词的文化内涵,他们就不能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例如,中文“Drugstore”对应于英文“Drugstore(美)或chemist’s shop(英)”,但它们表达的含义不同。在中国的“药房”,人们只能购买药品,而在英国和美国的“药房”,人们不仅可以购买药品,还可以购买食品、饮料、化妆品、杂志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区分这些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象征意义。在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教学效率。

5.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语言实验室、电视、录像机、电脑、CD、VCD、DVD等电化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语言场景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和远程英语教学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英语教学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英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结合语言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等知识,提高学生比较两种文化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达到培养文化意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爱心,培养和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兴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90+96.

[2]翁汉标.提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文学教育(下),2017,03:66-67.

[3]张继红.让英语教学走进“生活化”,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91.

[4]涂途.夸美纽斯教育学中的美育因素[J].武汉师院学报,1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