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浅谈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

谭洪卫

绥化一中 黑龙江省绥化市

  我是绥化市第一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紧随新课改理念,一直在钻研、实践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能一起参与,多多批评指正。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地锻炼。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拓宽解题思路都有着莫大的帮助。在当前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的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新、创造性质的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能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能够主动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拘束于传统,勇于并善于另辟蹊径。对于某些定理和公式,能够提出具有一个道理的新的见解,并能够自己证明。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而且甚至会阻碍社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进步。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施过于简单,所用的材料仅有黑板、粉笔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和实物模型,剩下的都要靠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手段过于单一,单纯的口头讲授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观能动性不强。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学习,难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久而久之,导致学习能力越来越差。高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改革的严峻形势。

 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数学本身的特性,包括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思维结构是进行创造的基础,通过思维,学生将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不断寻求解决办法。认知结构是自身对数学的理解的产物,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是数学创造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主观的态度是阻碍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会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兴趣较低,情绪不高。学生主观的积极学习态度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前提。

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其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树立起良好的创造意识,这是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对数学学习要有足够的兴趣。学生自身主观的态度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保证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利用数学特有的优势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要善于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是一种学习主动性的表现,提出问题,并围绕开展求解探索的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要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效果。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的环境背景下,教师应该缓和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矛盾,拉紧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其次,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可以将某些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概念思想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现代化教育手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此外,教师应改善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满堂灌”形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诸如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手段,并注重方法的创新,加强应用数学的思想,使学生对数学有深层次的理解。要做到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开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只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教师应该适当地摆脱教材的束缚,在命题时可适当选择教材以外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3. 除了在课堂之上,课下时间也应该注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紧张的学习时间,很高的课堂教学强度已经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当今高中生在课下的生活也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虽然作业量很大,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多数作业都是无用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收效甚微,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反作用。在课堂之下,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出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习题,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自己也可以课下多与同学交流沟通,为自己工作的完善收集一些信息资料。

4. 讨论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交流互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进行互相交流,尤其形成浓厚的课堂讨论气氛,不仅能实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展示,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思辨中去探究新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言而喻,数学课堂教学中讨论氛围的创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我们要让学生


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展开相互讨论,体现从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充分讨论过程中,交流学习心得,品尝学习乐趣,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特别是在数学理解的疑难处展开讨论,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当学生讨论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引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使学生的讨论顿开茅塞 。我们要在讨论环节中,经常引导学生善于打破常规、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