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郊中学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创新城郊中学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研究

戴明

常德市第六中学 415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学校开展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院校、教师以及家长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初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积极落实家校协同教学理念,并制定适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在这其中家校沟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形成密切的配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有效推进家校合作的开展,进而促进初中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创新城郊中学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郊中学;家校沟通;创设价值;有效途径

中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水平,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发挥出网络的便捷优势,进而跟上时代的进步,提升家校沟通的有效性,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师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创多样化家校沟通方式,与家长形成密切的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体现出家校合作的价值。

  1. 创新家校沟通的价值

父母对孩子的内心有强大的影响力,家校协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创设优秀的家校沟通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关心和爱护,也能起到很好地督促作用。城郊中学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节奏,提高家校共育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应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与学生家长密切的沟通,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家长加入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一些社交软件与家长展开沟通和交流,将中学在园区的表现情况以及在成长当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家长,在有效的家校沟通下,家长可以在老师的配合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提升自身的意志和自信心。而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将学生日常生活的表现汇报给教师,通过这样的工作形式,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身心行为深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让学生在中学时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家校合作教学管理工作,使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的状态,受到熏陶与影响,逐步地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积累教育经验,并且愿意参与到家校协同共育工作中,积极地配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创新城郊中学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

2.31创新信息化沟通渠道

根据城郊中学的情况分析,很多家长由于受到工作、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影响,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和时间都比较少。所以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建立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便捷的沟通模式走入我们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方式与家长之间建立更为紧密地联系,比如建立一些互动微信群、家校协同共育公众号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与家长进行多渠道的了解和沟通,教师要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更加了解,才能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更能够保障家校协同共育的工作成果。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可以多渠道开设家校互动,教师要根据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制定明确的问题对家长提问,并通过问题了解是否存在教育问题,为家长存在的教育问题及时解决。举例来说,王萌萌同学在学习时,经常产生自卑的心理。日常课堂学习时,明明做对的事情不敢大声发言,教师问到她时也不会说出答案,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其实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教师通过微信与王萌萌沟通后得知,王萌萌在家时爸爸忙于工作,妈妈辅导作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你怎么这么笨呀”“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学生被母亲长期的错误心理暗示,导致自身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教师立刻通过微信在与其父母沟通后,父亲作出回应会多关注女儿的身心发展,母亲也对女儿进行道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王萌萌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自身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家长通过互联网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与信息,相关的通知也能够及时地收到,家校之间沟通的成本更低,家校之间的关系也更为亲密。

2.2合理利用家长会的时间

家校协同共育的教学开展需要家长和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家长要及时从教师那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要从家长那了解学生在家的反馈内容,双方都了解学生的表现,也都能够达成家校协同教育的共识与方向。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互相配合,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举例来说,初中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间,或者家访的机会,与家长建立一种联系沟通的渠道。教师在于家长的沟通中应保持对家长的尊重,不要把个人情绪或对学生的意见施加到家长身上,对家长的难处能够充分的理解。但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也应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时刻铭记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信念,对家长的无理要求或者缺乏尊重的行为,教师也应通过适当的沟通技巧让家长意识到家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化解双方的矛盾。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期间,要明确阐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确保能够在教育观点上达成一致,比如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深刻,如果缺少正确教育引导,不利于未来发展。教师需要让家长都积极的参与到家庭教育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可以促使学生以更加勤奋努力的态度面对学习,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提升自身的意志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指导家长,可以从亲人的角度切入家庭教育,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并使学生父母的教育中获得内心的触动,从而提升家校协同教育工作质量。

2.3 创新家校活动,创造沟通机会

城郊中学教师必须加强家校共建活动的设计,为家校沟通创造更多机会,使家长明确认知到家校沟通的重要价值,教师与家长在良好的配合下完成活动任务,从而实现家校合作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也要给学生带来相对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放下自身的戒备和排斥心理,积极接受活动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用“孝道”为主题,策划一次趣味性的共育活动,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其中,各自承担自己的角色。既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感到舒适,不会太尴尬,也可以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内容,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价值,也帮助家长找到德育教育的方法。比如教师设计户外野炊的活动,家长可以承担主厨的角色,学生作为辅助者给家长打下手,教师来布置野炊的场地,比如桌椅、餐具等等。这样学生近距离的看到父母每日的操劳,懂得自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回报父母的爱,也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学生实施教育,形成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

结束语:当前城郊中学的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构建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渠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家校协同共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应从不同的教育角度,创新沟通模式,提升家校共育工作质量,家长和教师要相互配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1. 郭岩. 完善中学家校沟通的对策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953. 

  2. 王静茹. 浅析中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沟通问题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21(4):167-168. 

  3. 胡新宇. 中学使用现代社交媒体进行家校沟通探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2):122-123.

  4. 赵向红. 浅析家校沟通方式对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19(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