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有效开展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有效开展路径

王虹婕

新疆阿勒泰市第二中学 8365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精神层次得到不断提高,国家越发注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程度,由于音乐的特殊性,其可以使人更方便接受且很容易令人精神得到升华,所以音乐逐渐变成一门重要的课程,学生既可以从合唱中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还能借机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浅入分析了一下现今中学音乐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学音乐;音乐教学;合唱训练;有效措施;教学策略


1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意义

在音乐实力教学过程中,合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很多歌都需要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一起合唱,而且合唱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的,甚至从众心理的作祟还会令一些原本不敢上台高唱的同学有底气,并且大合唱是一种较为接地气的演唱形式,不会像独唱那样对学生的嗓音与乐感要求太高,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可以令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音乐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借助合唱的时候放松学习其他考试课程的压力,还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其他书本的课程中所没有的内涵,比如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感,以及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所以音乐课程中的合唱训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1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

我们从生下来便会利用五感感知外界社会,其中听力十分重要且关闭不了,我们无法不借助外力控制自己不去听某些声音,所以适当的练习合唱一些积极的音乐,从而为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音乐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合唱歌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对于大脑的刺激不置可否,而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不仅会令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深刻,甚至还会增加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合唱音乐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栖息,情感得到抒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1.2提升课堂效率,改进教学

合唱是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集体项目,而在音乐实力教学过程中,增强对于合唱的训练,可以调动起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教师可以借此观察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结合学生的吸收情况来改进创新教学方式,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令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的听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现状

2.1教学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在适合用于现在的学生,教师一味的讲授音乐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压力,对音乐难免会产生不重视的心理,可能在上课的时候听讲并不认真,所以教师应当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灵活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还要在实际上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中学生的男孩子会有变声器,在这个时期音乐教师要注重对他们嗓子的保护,不要带领他们练习音调过高的歌曲,并且适当的对他们提一些建议,教他们如何在这个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嗓子,这样会在学生眼中更平易近人一些,学生也会更愿意听教师的课。

2.2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由于之前教育界中受传统教育思想所影响,令学校对音乐教师并不重视,致使现如今中学学校中的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量,如何能教育得了学生,尤其是如今国家对素质教育如此重视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又怎么能为学生带来积极的课堂,怎么指导学生练习合唱,并且这其中的专业能力不仅是指的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储备,还包含着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科学教育的理论修养,而现今的教师多数不具备这些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足,致使了教师并不能在课堂中有效提高学生在音乐合唱中的积极性,这样便达不到令学生在音乐课上通过合唱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不能令学生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3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有效开展的措施

3.1优化、完善中学音乐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渐被社会所淘汰,现如今的音乐教师应该要注重研究如何完善、如何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合唱中利用练习学生们喜欢的音乐类型,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一些简单易唱的,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认为学习音乐也不是一建很难的事情,从而在课上可以认真听讲。教师也可以灵活的运用科技手段来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上课时通过电脑播放音乐,还可以让学生拿着麦克风跟着一起唱,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许多学校都已经更新了教学设备,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合唱歌曲的视频,令学生跟着一起合唱,从而带动学生合唱的积极性。

3.2明确教学意义,提高中学生的合唱兴趣

教师要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合唱的意义,并讲解给学生听,令学生意识到学习合唱可以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比如,合唱可以改善内向的同学的性格,令他们也可以敢于向他人展现自己;合唱可以锻炼学生与他人一起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日后在工作中与他人的一起完成工作的能力等等。教师首先要知晓明确合唱的教学意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更有目的性的带领学生投入到合唱中来。

3.3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师不仅应当注重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还要注重自己热爱音乐的精神品质,教师在教导合唱的过程中是引领学生如何去合唱的存在,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才能够令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被教师的专业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参与合唱。

3.4强化中学生的合唱基础训练

在实际合唱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为先,加强对中学生的合唱基础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在合唱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加强节奏、音准、声音、音调、力度等方面的训练,教会学生唱歌时正确的呼吸发声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唱歌,从而锻炼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与感悟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合唱作品的音准和节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练习合唱,不仅可以令学生之间加强配合度,提高默契,还会锻炼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产生团队意识,使班级内的同学凝结为一体,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关系友好相处,通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有效促进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霍达.洛阳市第五十一中学音乐课合唱教学实践与探索[D].洛阳师范学院,2016(52):15.

[2]刘慧雅.新课标背景下河南省中中学合唱教学实施研究[D].河南大学,2016(82):73.

[3]阮航.“合唱”与“创作”为主导的中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14):12—18.

[4]吴彤.提高中学音乐合唱教学水平一浅谈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与建议[J].北方音乐,2019(0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