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陈志刚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362300

摘 要:随着新教改的不断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体系化,有助于学生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知识架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篇论文就是针对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如何展开大单元的教学模式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大单元教学法和课时教学法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将零碎、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数学知识体系,而课时教学法则更加有利于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没有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学生怎么会具有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大单元教学方法实施的具体措施。

  1.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概述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大单元数学教学的方法是将数学零散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合,并将其设定为一个整体的单元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该单元的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共性或者内在的关联性,更加便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该单元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而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知识构架;除此之外,大单元教学方法的实施一般都是按照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去设计,适用于班级上每一个阶层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因此更加有利于提高班级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最后是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六大素养,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其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数感、符号意识、数学推理能力、模型意识、空间几何观念、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和水平。[1]

  1. 初中大单元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1.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种教师通常按照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行设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的设计能够顾及到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针对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或者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从数学最基础的教学开始,有利于弥补他们缺乏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从数学基础知识过渡到数学综合知识的教学再过渡到数学能力的教学,有助于提高这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针对具有坚实数学理论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这类学生再次复习巩固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再辅助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符号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针对具有数学坚实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数学能力的学生,教师着重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模型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数据推理的能力。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情况来设计单元教学的课时计划。例如在设计方程与函数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来设计单元教学的重点和课时。我们以数学基础较差的班级为例,我们设计方程组的教学为三个课时,其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等教学内容;然后设计函数与方程式相结合的教学为一个课时,其包括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以及图像等教学内容,最后再用一个课时来讲解函数与方程的实际运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进而逐步建立学生的函数思维,提高学生利用方程与函数的运用能力。

  1. 重点难点的突破

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来设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大单元教学的模式具有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专门设置几节课时来针对本单元的数学重点进行集中教学,实现数学教学重点的突破。例如在几何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几何空间的观念,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重点难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将初中包含的所有经典的几何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不同类型几何教学,持续进行连续强化的教学,不断强调几何空间的概念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的观念,像是“三线八角”“拐角模型”“等积变换模型”“八字模型”“飞镖模型”等不同类型的几何进行专项的教学训练,加重学生的几何空间的观念,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几何空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在实际单元教学过程中便于从整体教学的角度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针对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专项的教学。在单元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集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扩展问题,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查漏补缺的教学过程,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困惑,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2]

  1. 单元教学与思维导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就将零散的知识点按照某种规律或者内在关联进行归纳整合,教师利用板书或者多媒体的形式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强化单元教学中数学知识之间的规律和关联,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种规律和关联,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函数的单元教学中,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将该单元教学分为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联,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三角函数的特性和应用等,将函数的单元教学进行细化,一步步加深学生对函数的认知,了解函数相对应符号的意义,建立学生的函数观念,培养学生的函数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大单元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集中数学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利用思维导整合单元教学的零散复杂的知识点,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 2021(50):62-64.

[2]王珍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J].新一代:理论版.2021(7):46.

[3]肖培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方法[J].读好书. 2021(1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