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品质学校文化的基本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建设高品质学校文化的基本策略

王斌林

四川省广元市 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628400

摘要:学校文化会对学生学习观念、社会意识、品德建设等方面来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发展受校方教育观念、教师执行能力和学生创意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其文化发展存在差异性。如何发展优质校园文化,使之充分体现校方办学风貌,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已成为广大初中一线教育者的共同研讨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谈校园文化的作用和构建策略,与广大教育者共勉,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承载主体,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环创为建设阵地的文化传播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不同的学校文化会展示个性化校园风貌。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创造两方面因素。校方应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把握住发展方向,形成传承性、稳定性、教育性的个性化办学特色。要建设高品质文化校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校园设施,构建物质文化

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五化建设,是构建高品质校园环境,建设物质文化的有效策略之一。优化校园设施可以从植被建设、宣传建设、区域建设、建筑建设等方面入手。就植被建设来说:初中校园应具备丰富的植被条件。一来可以净化空气,提升校园微生态质量,二来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便于地理乡土教学,上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人文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植被选择方面,校方可以充分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功能性、安全性和观赏性。尽量选择本土植被进行环境创设,以提升植被存活率,减少后续养护之处;校方可以成分考虑到植被的功能性,选择绿荫范围较广、光合作用较好的树木,净化校园空气;校方可以充分考虑到植被的安全性,选择无毒、无刺、少虫害的植物类型,进一步保护学生安全;校方可以充分考虑到植被的观赏性,选择四季常青或开花繁盛的树木精心栽种,延长观赏期,打造美丽校园。就宣传建设来说:就区域建设来说:校方可以考虑到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由此在校园内规划文化宣传区域,优化区域建设,让文化宣传落到实处。如:建设文化墙、放置雕像、树立标语等,以多元化文化宣传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涵[1]

二、融合教育理念,发展特色文化

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合校方特色教育理念,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传承校园精神、增强学生归属感的有效策略之一。校园文化旨在为学生打造优质教育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深受文化熏陶,培养文化感知力,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文化传承意识,践行文化内核,提升综合素养。因此,融合教育理念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上佳选择。 校训、校规、校徽、校服都是校园教育理念的载体。校方可以从此类元素入手,在校园文化中发展校园特色,引领学生向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校方可以从校训入手,通过标语宣传、早读朗诵、校会活动等方式反复强调宣传,将校园教育理念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直观概念;校方可以从校规入手,制定完备的校园规则,细化校园管理制度,上到教师之间的会议制度、考勤制度教研制度、听课制度,下到学生的纪律制度、作息制度、就餐制度、学习制度等,以制度为落点展开校园宣传,形成井然有序的校风。校方可以从校徽、校服入手,征集学生意见、融合教育意象与理念,让校服、校徽成为行走的校园文化宣传载体,营造特色校园文化[2]

三、设计教育主题,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文化教育主题,是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教育主题包含范围较广,德育、美育、学习观念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爱国教育等,都可以纳入校园文化范围。校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育目标的进行人为调整。校方可以制定一系列校园宣传主题,融合德育、美育等诸多教育方面,以周、月为周期,让校园文化以特定主题的形式存在,流动前进、全面发展。校方应重视班级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地位,拟定主题,让班级发挥创意,构建班级文化,设计班服、班歌、班训,在校园活动中通过特定活动形式展现区别于其他班级的特有风采,让小主题迎合大主题,呈现校园文化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态势。让多元化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学生生活认知,帮助塑造正确三观,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例如:本月文化主题为“阅读”,校方可以选择在校园张贴阅读宣传标语,组织阅读类展示活动,在晨读、午休时间请播音员诵读优美文章,在校园内开展阅读打卡活动等,以多元化活动宣传主题文化,为校园营造阅读氛围,促使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3]

四、设计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文化宣传活动,是促进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感受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理念的有效策略之一。促进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可以从学生创造和学生参与两方面入手。就学生创造来说:学生是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是文化构建的主体。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紧密配合。校方在文化宣传活动设计方面,可以选择学生也能参与的方式,如:文化手抄报、文化墙、文艺汇演活动、有奖征文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校园的一份子,履行文化创造与传播职能,深化对校园文化、校园情感的认同感,树立文化传播理念。就学生参与来说:校方可以创设文化活动,请学生以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深化对校园文化的感知力。以“爱国”文化主题为例,校方可以动员学生观看爱国主题电影,在校园内举办爱国创作展览,用多元化方式创造文化载体,使学生透过文化载体感受校园文化的脉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物质文化角度优化校园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从精神文化角度开展多元化文化活动,从教育角度融合文化教育理念,斟酌校园文化主题。以上均是构建高品质校园文化的有效策略。校园文化的核心在于教育性,校方应对已有校风校训、校园教学理念进行深度发掘,从深刻的教育内涵中汲取文化主题,找到校园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平衡点。为学生成长创造高品质环境。

参考文献:

[1]涂莉. 浅析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下的育人策略[J]. 红豆教育,2021,3(18).

[2]龙隆.初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6):121-122.

[3]王晓芳.初中学校建设校园善文化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