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乡 我 为 你 骄 傲

/ 1

家 乡 我 为 你 骄 傲

潘诗琪 指导老师:胡良银

浠水县散花镇福主小学


年级:五年级 年龄:11岁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之畔,策湖之滨,浠水县东南----散花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听长辈们说,过去,家乡主要是以种水稻、三麦、栽桑养蚕为主,农民收入很低,是贫困乡之一。现在,散花经济技术开发区里的工厂鳞次栉比,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家乡的人们走进了工厂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再背井离乡去打工,不再依靠种田维持生计了,摆脱了脸朝黄泥背朝天的生活状况。大部分田地已被种田大户承包了,很多农民办起了小工厂,以生产加工,服务业为主,发展很快,也为农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过去,人们住的是砖木结构的泥墙瓦房,下雨天外面大落屋里小落。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矮房子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人家家前屋后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树、争奇斗艳的花。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稍呢!

  过去,村里道路很窄,都是泥泞小路,只有一条水泥路可通往浠水,而且一天只有两班车,人们来城里很不放便。晚上路旁没有路灯,到处一片漆黑。现在新建的道路四通八达,“黄黄高速”“大广高速”穿镇而过,“京九铁路”,“黄黄高铁”就在我镇附近。“201省道”全面升级改造,为我镇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镇区的发展,从镇里到村里,都新建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村村通上了公交。到了晚上,路旁的路灯十分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和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构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夜景图。

过去,人们有辆自行车或摩托车就很不错了,可现在,村子里80%的人家都开上了小轿车,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哩。过去村里人家如果有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那就很不错了,一到晚上村里人都会聚集到他家去看电视,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彩电,有的还有大的多功能液晶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现代设备也很齐全。

过去,村民乱扔垃圾,随意焚烧桔杆,邻里纠纷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随着政府倡导 的“秀美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创建而改变,家乡的山变得更青了水更绿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我的家乡,环境优美,文明宜居,科教发达,人们生活幸福,随着散花经济开发区的迅猛发展散花镇越来越像一座小城市。我的家乡——散花,我为你骄傲!


学生姓名:潘诗琪 年级:五年级

年龄:1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