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关爱体系,实施精准帮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构建关爱体系,实施精准帮扶

包佩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幼儿园

摘要:贫困幼儿是我国社会转型阶段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其生存与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幼儿园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密切关注贫困幼儿,构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帮扶策略,促进贫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关爱体系构建、帮扶策略实施两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困难幼儿;关爱体系;精准帮扶;具体策略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关爱下,我国广大青少年儿童得以健康成长。但是,也有部分儿童应家庭经济条件、缺乏有效监护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为这部分贫困幼儿创造充满关爱、安全无忧的成长环境,并对其施以关爱和帮扶,既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幼儿园的重要责任。那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该如何有效实施精准帮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依法开展教育活动是教育行业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势,多途径开展青少年儿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尤其是关爱、帮扶和保障困难幼儿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通过政策宣传来增强全民关爱儿童的责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关爱帮扶贫困幼儿的行列中来,营造关爱帮扶的良好氛围。

  1. 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关爱机制

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贫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将贫困幼儿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并将其作为促进城乡统筹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好农村经济,加大对贫困家庭的经济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政府主导、教育作为、学校行动、家长觉醒和社会跟进,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到贫困幼儿的关爱帮扶中来。其次,幼儿园应不断健全关爱机制,强化职责,为关爱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及组织保障。具体来说,幼儿园应成立以园长为组长,部门主任、班主任教师为组员的“关爱和帮扶贫困幼儿成长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并明确各级职责。如园级职责:内部需管理教师、班级等层级,制定关爱帮扶总计划,督促各层级落实责任;外部需协调各单位部门、社区、企业。部门职责:建立贫困幼儿档案,统筹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后勤保障等。班级教师职责:与贫困幼儿交流沟通、结对帮扶,密切家园联系、帮助贫困家庭解决难题,做好信息反馈等工作。此外,幼儿园应加强家园联系,强化家庭职责。因为家庭教育作为是幼儿人生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定期到贫困幼儿家中家访,向贫困幼儿家长或监护人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关爱幼儿,给予幼儿更多的陪伴与温暖。总之,幼儿园要形成“协作联动、督查督办,层层落实、效果评估、工作评比”的责任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意识,确保关爱贫困幼儿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1. 加强部门配合,形成联动合力

贫困幼儿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要想切实做好贫困幼儿关爱帮扶工作,从根本上做好教育脱贫、精准扶贫,离不开幼儿园、家庭、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贫困幼儿保障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基层政府、部门职责,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幼儿园应积极配合,为贫困幼儿及时办理入学手续,保证按时入学;(2)根据贫困幼儿家庭经济状况,结合相关政策及本园实际情况,适当减免贫困幼儿的学费、伙食费等费用,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3)确保贫困幼儿入学不失学;(4)在幼儿园设置谈心谈话、绘本阅读、文体活动等功能区域,为贫困幼儿的情感交流、学习锻炼提供场所;(5)积极与社区联系、群策群力,共同开展贫困幼儿关爱帮扶活动。

  1. 用好资助政策,争取各方支持

扶危济困是我国传统美德。很多贫困幼儿的家庭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因患病或身体残疾、无经济来源、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经济困难,为了保障贫困幼儿能够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幼儿园应将助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统筹安排,确保每一个贫困幼儿都能够接受学前教育。首先,教师应帮助幼儿排解思想困惑,通过结对帮扶来使幼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意识到生活贫困是暂时的,前景是光明美好的。其次,幼儿园应做好食堂管理工作。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营养均衡的食物,充分保障贫困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解决贫困幼儿的温饱问题。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协调社区,一起为贫困家庭寻找就业岗位,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贫困家庭生活条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教职工或家长,积极开展捐赠活动,通过捐赠款项、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方式来为贫困幼儿送温暖,让贫困幼儿感受到大家的关爱。最后,幼儿园可以向红十字会、儿童基金会等爱心机构寻求资助,也可以主动联系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为贫困幼儿争取帮扶资金。

  1. 杜绝冷漠歧视,关注个体差异

贫困幼儿中有的语言发展能力缓慢、有的性格自卑内向、有的肢体动作粗鲁等等,多多少少在能力或性格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面对这些贫困幼儿时,教师应该杜绝冷漠歧视,充分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幼儿的关爱帮扶工作。首先,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教育及生活过程中充分尊重贫困幼儿,密切关注其个性差异,用关怀的方式、温暖的话语来激励幼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化贫困幼儿,帮助贫困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其次,针对贫困幼儿的学习状态、兴趣与动机,教师可以从教学观念、教学情感、教学行为三个方面来给予其非智力因素帮扶。另外,针对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发展缓慢的贫困幼儿,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给予幼儿智力因素帮扶,比如通过训练贫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感知力、记忆力等,来帮扶贫困幼儿实现智力发展、增强信心。最后,教师应鼓励班级其他幼儿,多与贫困幼儿交往。童言无忌但是伤害性不小,有的幼儿在与贫困幼儿交往过程中,可能会炫耀自己的服饰鞋子、炫耀自己的新玩具、炫耀家人对自己的宠爱等,贫困幼儿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且大都缺乏家人的关怀,在听到同伴这样的话语后难免会失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引导其他幼儿的交往行为,使其多关注贫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构建密切和谐的伙伴关系,有了同伴的陪伴,贫困幼儿也会逐渐敞开心扉、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贫困幼儿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想实现精准扶贫、教育脱贫,政府部门、幼儿园及社会应加强合作、构建关爱体系,共同为贫困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为贫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应针对贫困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实施帮扶策略,以此来满足贫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促进学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秋月.倾注关爱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J].考试周刊,2020(97):13-14.

[2]刘先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2020(12):105-107.

[3]王悦悦.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3-68.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规划一般立项课题《“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幼儿资助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tzghyb20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