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NP1在逃NP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 NP1 在逃 NP2

刘纯

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新兴词组“NP1在逃NP2”,从句法平面看,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从语义平面看,“在逃”义虚化,该词组其具有隐喻特点,色彩义由贬义变为偏向褒义和中性;从语用平面看,符合网络流行语求新立异的特点。

关键词:在逃,语法,语义,语用。


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汉语语法,最早见于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书中提到:“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1981:337)

胡附、文炼两位先生在《句子分析漫谈》中提到:“语序所表达的,有的属于语义,有的属于句法,有的属于语用。”“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和语用的区别。”(1982)此时三个平面理论不仅涉及到语序,而且涉及到了虚词。在此处,将原来的三个平面中“语法”改为了“句法”。胡裕树、范晓两位先生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1985)中讲述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分别介绍“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两位先生认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具体分析一个句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这样,语法分析也就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陆俭明先生在《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中提出:“在90年代将进一步对语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特别是语法、语义、语用结合研究,看来这是一个发展趋势。”(1990)施关淦先生在《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1991)中同意陆先生的说法,但建议将“语法、语义、语用”改为“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胡裕树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94)中认为:“三个平面理论扩大了语法研究的范围,突破了以往语法研究仅以句法为内容的局限,加强了对句子的解释力。”

本文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现代汉语中新兴词组“NP1在逃NP2”展开分析。NP1在逃NP2源于2020年6月,张含韵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现被网友称为“迪士尼在逃公主”。在迪士尼动画中,大多数公主或是为了追求爱与自由,或是由于被迫害都曾有过出逃的经历。“迪士尼在逃公主”常用于夸人美得像迪士尼的公主一样。如:

(1)许佳琪的婚纱造型太美了,这简直就是迪士尼在逃公主啊!(手机网2020.10.8)

(2)陈小纭一人独揽三项新型运动会冠军,简直就是迪士尼在逃公主。(潇湘晨报2020.8.17)

自“迪士尼在逃公主”之后,网络上以“NP1在逃NP2”句式新造词组层出不穷。如:

(3)胡先煦是德云社在逃相声演员吧,小时候和李咏同台的对话太搞笑。(优酷网2020.11.24)

(4)因为疫情,朋友圈诞生了一波新东方在逃厨师。(腾讯网2020.3.10)

(5)别人是迪士尼在逃公主,我是巴黎圣母院在逃敲钟人.(虎牙直播2021.4.29)

一、句法平面

“NP1在逃NP2”按照层次分析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是状中结构,NP1作状语,在逃NP2作中心语。第二层是定中结构,在逃作定语,NP2作中心语。传统句法结构上的“NP1在逃NP2”其中“在逃NP2”之间是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的,如:

(6)该案在逃的主要案犯已全部落网。(人民日报1993.1.6)

(7)无论老区、新区、农村、城市,都有一批在逃的反革命分子,而这些在逃的反革命分子,绝大部分都是罪恶深重民愤甚大的罪犯。(人民日报1951.11.3)

但新兴句式“NP1在逃NP2”中的“在逃NP2”之间是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的,如例(1)至例(5),结构较为凝固。

“NP1在逃NP2”作为一个名词性成分,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如:

  1. 组里巴黎圣母院在逃圣母太多了。(豆瓣网2020.8.19)

  2. 马戏团在逃小丑竟是我自己。(微博2020.11.27)

  3. 裴珠泫迪士尼在逃公主妆容,不愧是南韩神颜。(百度2020.7.8)

  4. 想变成豆瓣在逃服务器。(豆瓣网2020.7.7)

例(8)“巴黎圣母院在逃圣母”作为句子的主语,指的是无原则包容原谅他人的人;例(9)“马戏团在逃小丑”作为句子的主语,指的是生活中不如意却还要努力保持微笑的人;例(10)“迪士尼在逃公主”作为定语修饰“妆容”,形容妆容十分漂亮;例(11)“豆瓣在逃服务器”作为句子的宾语,是在讽刺豆瓣网平台常常由于服务器故障而导致页面崩溃。

  1. 语义平面

(一)词汇义

“在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解释为:“[动](犯人或犯罪嫌疑人)逃走,没有被捉到:~犯|罪犯越狱~。”在新兴词组中“在逃”的语义逐渐虚化,其中与“犯人或犯罪嫌疑人”有关的语义完全消失,保留了“逃走”“目前所处位置不是其应处位置”等语义。且NP1常为表示NP2应出现的处所或目前所在处所的词或短语。如:

(12)张予曦扮横店在逃公主,网友:公主本人。(美京娱乐2020.10.9)

(13)苗苗产后首拍婚纱大片,老公郑恺:是迪士尼在逃公主吧。(北青网2021.6.10)

例(12)(13)中“横店在逃公主”“迪士尼在逃公主”其中“犯人或犯罪嫌疑人”语义已经完全消失,语义侧重点在于“公主”。例(12)出现的新闻中张予曦在横店扮成白雪公主的模样,“横店”为张予曦目前的处所,而非“公主”应处位置。例(13)中苗苗的处所并非是迪士尼,将其称为“迪士尼在逃公主”是因为受到迪士尼动画的影响,认为美丽的公主应该出现在迪士尼。

无论是“横店在逃公主”还是“迪士尼在逃公主”都是形容人长得像公主一样美丽,其中“美丽”是属于未出现在书面上的隐喻成分。

(二)色彩义

“在逃”的贬义色彩十分浓重,但“NP1在逃NP2”中“在逃”的贬义色彩已淡化,“NP1在逃NP2”的语义色彩常是褒义或中性的。如:

  1. 张哲瀚化身娱乐圈在逃拉面师傅!新剧预告曝光,甩拉面手法专业。(搜狐网2021.4.24)

  2. 最搞笑的出校理由,高校在逃花木兰哈哈哈。(豆瓣网2020.9.9)

例(14)中张哲瀚由于在新戏中甩拉面手法专业被称为“娱乐圈在逃拉面师傅”,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例(15)中“高校在逃花木兰”由来的原因是某高校女生在疫情期间申请出校的理由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属于中性色彩义。

偶尔具有的贬义色彩,是具有嘲讽义的,或用于自嘲,或用于委婉讽刺他人。如例(5)中“巴黎圣母院在逃敲钟人”是暗讽他人长相丑陋。如例(9)“马戏团在逃小丑”是自我嘲讽。

  1. 语用平面

“NP1在逃NP2”起源于“迪士尼在逃公主”,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范式不断进行类推增加数量,从而适应各种表达需求。这一过程推动了“在逃”的语义虚化,使其构词能力得到增强,构词过程变得简便。且“迪士尼在逃公主”所表示的语义是“像迪士尼公主一样美丽”,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语言的交际效率,尽可能采用经济简洁的语言符号形式1。两种表达形式相比较,“迪士尼在逃公主”更为简洁。

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网络语言是一种求新立异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就是新、异,而且富有创造性。新颖是词汇的一个基本特征,词句要具有时尚性、带有时代气息,才能被大众不断接受和传播。“NP1在逃NP2”最初出现于粉丝对偶像夸张的追捧语境中,而后逐渐扩大到对普通人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自然现象的夸赞或暗讽,或者应用于自我嘲讽中。如例(1)(2)(3)均是粉丝对偶像的追捧,例(11)是对豆瓣网络不稳定的暗讽,例(9)是对自我的嘲讽。

由当代年轻人对“NP1在逃NP2”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对新兴语言形式的追求,喜欢具有隐喻特点的语言形式。


参考文献:

[1]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6):411-416。

[2]胡 附,文 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1982(3):161-167。

[3]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337。

[4]胡裕树,范 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4-21。

[5]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57-65。

[6]陆俭明《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语文研究》,1990(04):4-11。

[7]马晓冉《“在逃××”新用》,《语言文字报》,2021-05-12(002)。

[8]徐正考,史维国《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语文研究》,2008(01):9-1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93。

作者简介:刘纯(1998年—),女,满族,辽宁铁岭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1 见于《语言的

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徐正考,史维国,《语文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