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7
/ 10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白洪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沈阳市 110000


摘要

本文将校园足球的发展置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动因来源于我国校园足球的历史回顾与实践危机。科学构建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并进行评价,不仅有助于明确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思路、重点和对策等,推动形成校园足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提高发展质量,而且更为校园足球走全面深入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达到研究目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的方法,以及对体育教育、体育管理和校园足球领域的专家两个轮次的咨询,对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选择校园足球布局城市—青岛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构建的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推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体育管理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校园足球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需要持续开展,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我国长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足球运动的发展”,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足球运动的喜爱,提出“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足球发展战略,从全面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这其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以下简称“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其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无不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而通过学校来普及和推广足球运动,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但足球运动的复杂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低成材率,则需要校园足球科学发展,持续进行。校园足球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效载体,需要长期坚持,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但自1985年以来我国共进行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来看,形势严峻。第6次(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是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仍然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降幅有所减缓”;二是“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升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三是“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四是“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

为切实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 6号),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②。但在阳光体育运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困境,如活动形式单调,学生兴趣不高;场地、经费、师资不足等。2009年6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 7号)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了校园足球,本次校园足球的开展,作为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配套工程”,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手段和形式。截至2014年底,全国己有49个国家级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11个省的82个省级布局城市,注册人数191766万人,近6326多所大中小学的270万名学生参与其中,然而要想通过足球运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泛普及,长期坚持。校园足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决策和严格执行,综合评价是前提,校园足球是在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严重匾乏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状况连续20多年下滑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且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和补充,其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从活动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校园足球的开展最终想要达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校园足球的开展背景和发展目标决定了它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长期坚持,并非能一赋而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多次号召在校青少年广泛开展足球运动,但均未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不尊重足球人才培养规律,青少年训练计划缺乏严格执行。因此,新一轮校园足球的开展,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并严格执行,而要做到科学决策,综合评价则是前提,是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决策。

1.2研究意义

校园足球作为我国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希望所在,一经推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足球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发展,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或是突出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或是注重对校园足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分析;或是从某一方面研究校园足球的价值和发展模式,带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全面、系统地认识校园足球的综合功能和影响,并对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框架构建的研究工作还很鲜见,有关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证研究则近乎空白。显然,校园足球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将校园足球的发展视为一个完整系统,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其中,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足球运动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而且各地区在校园足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评价其发展能力和水平,分析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因此本文所构建的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监测、调控和正确引导校园足球未来发展方向,也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关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足球发达国家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途径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以足球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二是以学校足球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三是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和学校足球相互结合的培养模式。现将以上三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总结归纳如下:第一,以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这类培养模式代表性国家有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就拿荷兰来说,人口1600余万的国家共有注册足球俱乐部达7635个,注册运动员96万余人,职业足球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青少年训练系统,很多还建立了青年足球发展中心,国内各年龄段比赛体系完善。各俱乐部有自己专业的球探从国内外的青年联赛中挑选优秀人才,选拔时更看中的是球员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而不是技术和身体素质。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作为全球著名的“足球星工场”,多年来培养出数名享誉国际足坛的巨星,它成功的秘诀在于通过严格激烈的竞争机制将俱乐部认为不适合发展的球员淘汰出局,并很快补充“新鲜血液”,在日常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高水平的比赛来提高球员的竞技水平,通过不断地向优秀球队输送年轻球员来达到盈利目的。这些以职业足球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为主的国家的共同点是国内足球职业联赛竞技水平很高,各层次足球俱乐部的数量非常多,后备梯队建设较完善。第二,以学校足球为主体的培养模式,这类国家以我们邻国韩国和日本为代表。韩国是亚洲最早实行足球职业化的国家,1983年经过3年的精心准备正式推出了足球职业联赛。韩国外交的亲德政策使其球队技战术特点和比赛风格继承了德国足球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等优良传统。

从1986年以来己连续8次进入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2002年成功闯入4强,更是创造了亚洲球队世界杯足球赛最佳战绩。韩国足球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与其较完善的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是分不开的,韩国建有从小学至大学完备的4级足球联盟,每个联盟都有各自的训练和竞赛体系,这一体系己持续了40余年。其学校足球的总体发展目标也日益与国际接轨,提出“发展学校足球文化,培养品德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国际型足球人才”。日本足球水平的迅速崛起近年来有目共睹,其职业化联赛的推出仅比我国提前1年时间,但却取得了骄人成绩。日本己故前足球协会会长长沼健曾指出:“日本足球的目标是保持亚洲第一地位,追赶世界最高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全力的、持之以恒的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一语道破了其成功之道。日本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以学校为中心,各类学校足球联赛开展的如火如茶,己形成了以大学为龙头,中学、小学共同构成的学校足球竞赛体系,比赛的吸引力和受关注度非常高。

第三,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和学校足球相互结合的培养模式,这类代表性国家有德国、英国等国家。德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以及“天才球员发展计划”。德国足球上世纪90代初期水平一度下滑,引起了外界的担忧,足协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改革,制定了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计划。该计划就是将俱乐部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接收职业俱乐部的青少年运动员到学校中就读,这些青少年上午在学校上课学习,下午到各自所属的俱乐部进行足球训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使希望认真学习并愿意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集中,做到提高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两不误。德国足球甲级俱乐部沙尔是这方面的典范,从1996年开始,该俱乐部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和28所中小学开展了“盖尔森基兴足球培养计划”。该计划由三方面相互配合完成,第一方面就是选派33名俱乐部教练员和32名足球顾问进入中小学开展每周1次的培训;第二方面就是邀请中小学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到俱乐部接受每次周的训练;第三方面就是充分利用假期组织青少年足球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足球的乐趣。德国足协的“天才球员发展计划”从1998年开始通过两方面来改善天才球员的发展系统,一方面就是充分利用职业足球俱乐部雄厚的资金优势加大对后备梯队培养的投入力度,足协要求球队必须建立自己的竞训中心并有相应的人员配备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和培养11-16岁的天才球员。英国作为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早前各俱乐部在后备力量培养方面的方法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培养的青年球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青训工作收效甚微。从1983年开始推出了一项新的青训计划,改变以往各家俱乐部标准不一的训练计划,推出了一套适合各俱乐部共同开展的新的青训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学校足球开展方面,截止2010年,共有32000所学校开展足球运动,高达的中小学男生都踢足球,通常由学校来承办各类青少年足球比赛。

2.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研究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足球运动发展和提高的“塔基”,没有相当数量的后备力量,足球发展将成为纸上谈兵。国内学者针对我国足球竞技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做了大量研究,其中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研究占据了相当的数量。我国自1992年开始足球管理体制改革,1994年正式启动职业化联赛至今己有20年时间,20年间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不升反降,据有关方面统计,职业足球联赛初期,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数量最多,达到65万人,上世纪末期略有下降,为61万人,到了2005年,仅有18万人,到2006年,仅剩5万多人,2010年更是有国内网站爆出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剩7000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客观理性的说应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职业足球改革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在其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原来依靠体委系统的“基层学校一业余体校一省市专业队”三级网络训练管理体制开始全面走向以俱乐部为主体的培养体制,这本身就是与上文提到的第一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并无差错,但问题出现在这种培养体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差错或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将阻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为三类:训练因素、管理体制因素和社会因素。以下将分别对这三类因素加以论述。 第一类制约因素即训练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训练理念落后。“训练理念是指导训练实践的指南,若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重复的活动。”张庆春(2007认为,我国足球落后主要是由于后备人才培养的落后,而后备人次培养落后主要是由于训练理念落后,因而在我们的青少年日常足球训练中,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练习,无对抗、无球、无明确训练目的的练习经常有之,这些都违背了现代足球的运动规律。一个球队的成绩取决于队员的“体能、竞争性技术、足球智商、心理因素、团队精神及配合”等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想提高成绩,就需要以先进的训练理念结合这五个方面长期做努力。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执行不力。训练大纲是按照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足球成才规律所编写的根本性规划,对各个年龄段的训练内容和应达到的标准都有严格规定。而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过程中,受功利主义影响,相当一批教练员置训练大纲于不顾,拔苗助长,导致青少年队员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足球运动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有的队伍甚至年龄造假,以大打小,严重破坏了青少年比赛所应有的本意。

教练员执教水平和数量欠缺。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球员是训练的主体,教练员则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训练的效果。多年来,我们的青少年球队日常训练也很积极刻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球员的水平和比赛成绩却并不理想,很显然,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水平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另外,教练员队伍的数量特别是足球普及层面的教练员数量不足。原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在2011年举办的全国首届足球教练员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曾列举了一串数字:我国持证教练总人数为1.05万名,日本这一人数为6.3万名,持有D级或C级证书的教练员只有8421人,而日本有5.8万人。第二类制约因素为管理体制因素。将其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培养模式单一。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我国从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后备人才培养全面走向了以职业俱乐部为主的培养模式,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学校担当此任,反而忽视了教育系统在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运动员“三集中”(集中生活、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管理模式成为主流,导致青少年过早远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阻碍了青少年全面发展。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包括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两部分,竞技系列由三个年龄段(U-21, U-19和U-17的队伍在每年集训期分别进行联赛选拔赛,各年龄段分别选拔出前32名队伍参加相应年龄段的分阶段赛会制的联赛,U-21的队伍每年正式比赛30-34场左右,U-19和U-17的队伍这一数字在23-27场左右,普及系列由5个年龄段(U-18, U-15, U-13, U-11和U-9的队伍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目前的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的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孙一等(2008提到,中国足协每年用于青少年培养的专项资金仅有400万元人民币,而日本2007年的投入是1800万元人民币,且今后5年还要追加资金9450万元人民币,韩国则从每年足协财政预算的10%专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上,2006年的培养经费达到了4000万元人民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另一个制约足球运动普及推广的客观因素就是足球场地匾乏,韦迪在201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缺乏场地,是客观上制约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关键问题”。青少年足球培养缺乏长远规划。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成材率低”的特点,且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根据足球运动的规律和成材规律建立长远科学的培养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方面邻国日本的“足球百年计划”值得学习。1993年,日本足协根据本国足球运动的实际水平推出了该计划,他们坚持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狠抓俱乐部青少年梯队建设,为提高日本足球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④。当然仅有科学的发展规划还不够,还需要对规划进行认真地贯彻落实,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第三类制约因素为社会因素。将其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我国足球运动脆弱的“生态环境”。朴哲松等(2005)曾指出:“足球运动是围绕足球这个体育项目而发展起来的集娱乐、文化于一体的运动,与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国际足联一项对80多个国家的调查显示,扎实的足球传统和良好的足球环境是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可见足球环境的重要性。“假球、黑哨”这类腐败现象虽己得到有效治理,但球场暴力、扰乱治安的球迷滋事现象、职业联赛中球员的比赛态度和敬业精神不佳等不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无形中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媒体的不良宣传。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媒体广泛开展宣传,也需要得到媒体的批评和监督,但是近年来个别媒体对中国足球正面宣传不够,反而批评和监督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一些足球事件过度渲染甚至是恶意炒作,在社会中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致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踢足球没什么前途”。张宏家等(2011)在对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足球信息也即关于足球的报道是影响学生足球兴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足球运动员出路狭窄。在现有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421”家庭结构的双重作用下,足球运动员今后的出路是每一个父母考虑的重要因素。颜中杰(2009)对中超俱乐部梯队运动员出路的调查显示:出路大致只有4种,15%进入中超一线队,20%转入其他级别的球队,15%进入高校,剩下50%的球员走向社会,除少数球员进入中超一线队外,其他球员出路均不理想。应试教育的栓酷。虽然我国己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传统的求学观念、以学历为主的就业制度和以高考为主的人才选拔制度未能改变,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家长和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课学习上,而非考试的教育内容和学科则遭到冷落。出现学生体质连年下降和“钱学森之问”当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缺少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通过对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回顾和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制约因素归纳总结,可以看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涉及到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因此首先要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且长期而系统的规划并认真贯彻落实,其次要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最后就是要不断加大软硬件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培养环境。

3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

自2009年校园足球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经过5年的发展,该项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查阅校园足球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校园足球的概念与价值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操作类问题。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两类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

3.1校园足球的概念与价值研究

校园足球相关研究自开展以来,“校园足球”己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有关研究报道中,对其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被认可的定义,但是对校园足球的认识己从最初比较片面的理解逐渐发展到较全方位的认识。例如最初姜身飞(2011)将校园足球作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来看待,认为:“校园足球是为了加强阳光体育运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起来开展的,更大力度的推广足球运动在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普及率以及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把足球带来的快乐带到校园”。曾桂生等(2011)认为广义的校园足球是“泛指校园范围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狭义的校园足球是指“不同学校,不同级别之间的足球赛事,以及代表学校或者地区参加的不同等级的各项赛事”。以上对校园足球的认识和定义都比较片面,没能很好的把握校园足球开展的实质,正如董众鸣等(2011)所指:“那种简单地认为校园足球活动就是组一支球队,参加校级联赛,是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严重误读”。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研究者提出了较全面的校园足球定义,例如李纪霞(2012)将其定义为:“校园足球是一项由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合作,以布局城市定点学校为依托,以在校青少年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足球联赛为杠杆,通过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达到增强青少年体质、普及和推广足球运动、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的实践活动”。张长城等(2013将校园足球的概念界定为:“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中小学组织开展的足球教学、课余训练、足球竞赛及其他各项教育活动”。侯学华等(2013提出的:“在广大学生中全面开展的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的足球相关活动的总称。

随着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该项活动也被研究者赋予了多种价值。侯学华 02011)在其研究中将校园足球蕴含的价值划分为6个方面,即“强身健体价值、阳光体育价值、足球知识和技能普及价值、足球人才培养价值、素质教育价值和文化建设价值”。在其后的研究中又将这6个方面的价值作为一级指标,细化确定了31项二级指标,运用评分法将31项指标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定为校园足球的核心价值,分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以足球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足球开展的过程中,第一核心价值体系处于首要地位,第二核心价值体系处于次要地位。郑萌(2012)从教育的目的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辨析了推广学校足球的意义和价值,他指出在校园中推广足球运动具有实现教育目的一“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同时足球还具有特殊的社会公益价值,即“区域品牌营销作用”和“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现状与成就,检验党的领导能力”,因此教育和体育两个系统要加强沟通合作,深入发展学校足球。

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号,以下简称《通知》)和“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前期查阅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要深入领会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背景和意义,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全面认识校园足球,在校园足球发展的初期,赋予校园足球过多的功能和价值反而使其发展倍受羁绊。校园足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功能和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功能应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而且这两大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整体,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顺序上应有先后。现阶段校园足球最核心的任务应是通过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长期广泛地开展,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能看到在没有耽误青少年学业的情况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通过足球运动有所改善,从而消除各方顾虑,吸弓!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无形中推动了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当足球运动得到广泛普及时,提高则成为必然选择。

3.2校园足球的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对其发展对策的研究在当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数量也较多,为方便本文研究,将当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应的发展策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一是校园足球资金和场地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资金问题及对策。《通知》中就活动经费做出明确规定,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4000万元,各地原则上按不少于1:1的比例匹配相应的资金,另外可通过多种途径募集资金。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仅有部分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等地进行了一定的经费配套。在日常训练中,器材和设备、教练员的补助以及比赛的各种费用等各环节都需要资金,显然4000万元用于全国范围内推广校园足球有些勉强。针对这一状况,国家体育总局己从2013年起,每年对校园足球的拨款增至5600万元,但分摊至全国几千所试点学校依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引进社会资金将是大势所趋。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陈华等(2012指出:在政府特别是体育部门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校园足球中来是一个可行有效的办法,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和职业足球俱乐部如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申花、山东鲁能等俱乐部己为一些定点学校提供了经费和训练比赛装备。同时在资金使用方面要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场地问题及对策。校园足球的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是阻碍其开展的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李卫东等(2011)在对全国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的调查中提到,目前定点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以人工草皮场地和土场地居多,个别办学资金较充裕的定点学校有天然草坪场地,足球课教学场地使用紧张且多是在土场地或水泥地,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其他研究者在对部分省市校园足球的调研中也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中小学足球场地条件普遍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这些足球场地同时还需要为其它体育课程、课外体育等活动提供服务,场地使用紧张是普遍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校园里能有一块标准足球场地更是难得一见。针对这一现象,上海市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与周边高校开展了有益的合作,这些中小学在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训练和竞赛的情况下,充分借助高校在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足球活动,尤其是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天津市在足球场地设施基础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让“校园足球蓄英赛”、夏令营等常规赛事活动走进市内大型足球场,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优越的比赛条件,还能使青少年切身感受高水平的足球文化氛围。还有目前在一些城市推出的笼式足球场地和充气式足球场地,在建造成本、占地面积和使用上具有较大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二是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3.3校园足球普及的问题与对策

校园足球普及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就是当前全国参与校园足球的学校数量较少、质量参差不齐。全国共有6326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而同期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等教育学校和初等教育学校共有31万余所,也就是说仅有约2%的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再就是一些定点学校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开展足球活动的师资、场地等条件。第二就是学校内部足球活动开展严重不足,在校学生每周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和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很难保证。部分试点学校仅是组建一支球队参加校际比赛,广大学生的校内足球活动没能形成“班班有队”、“周周有赛”的局面。针对校园足球不够普及的情况,研究者们认为在定点学校布局上,要改变行政指定的做法,对现有定点学校开展评估和调整,今后实行学校自主申报,然后经审批命名的制度,提高参与学校质量。另外将校园足球纳入“阳光体育”运动之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内足球活动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建设校园足球校本课程,不仅能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能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学生。还可将校园足球普及和提高分级推进,提出将其分为“A, B, C和D从高至低4个层级,A类为提高层次,对应的是省级训练和竞赛活动;B类和C类为普及层级,分别对应的是市县区和校内的训练和竞赛活动;D类则是指校内足球教学、课余活动等。校园足球提高的问题与对策。校园足球如何提高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据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对全国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校园足球教练员均为学校体育教师,近60%的教练员为非足球专业或其他专业毕业生,约55%的教练员没有教练员等级证书,在持有教练员等级证书的教练中近90%的人是C级或D级教练。

也就是说现有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层次和执教水平普遍偏低,做足球运动的普及工作尚可,但要想真正提高球队的竞技水平则很难胜任。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们提出可以采取“送教上门”、“优秀教练员带教”、“精英教练进校园”等形式,但是更应该建立规范的教练员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校园足球竞赛是检验训练成效、各地区和校际间沟通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绝大部分的定点学校达不到“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间和年级间比赛”的要求,仅有学校足球代表队参加校际间的比赛,能开展校内比赛的多是一些足球传统学校或足球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校际间的联赛过程中还有部分定点学校中途退赛、主办方修改赛程和定点学校之间水平差距较大等情况。校内足球联赛的问题上文己提到过,在此不再赘述,对于校际间的联赛问题,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张辉等(2012)借鉴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学校足球联赛的开展模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将校际间的比赛按照不同水平分组,各组选拔若干优胜队伍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李卫东(2012)针对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建立分区竞赛制度有利于增加比赛场次,为青少年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将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按照区域划分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和东北区”,各分区赛前几名队伍参加全国比赛。

四是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校园足球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对现有政策执行不力,林金标(2012在对44个省市的100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68%的学校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鼓励性措施没有落实,26%的学校仅落实了一部分,只有6%的学校落实了这些措施①。郭立涛等(2013在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的研究中提到:校园足球的开展政策牵涉到教育和体育两个部门,而这种“多头管理容易导致管理不畅,权责不明的情况发生,最终导致政策执行不力。很多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都认为管理体制不畅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就是缺乏保障性政策,董众鸣等(2011)指出,当前校园足球的保障体系存在问题,尤其是涉及定点学校、教练员、学生的监督、考核、评估和奖励等方面的制度严重缺乏。而对参训学生能否有升学或其他方面的保障措施更是学校、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重要问题。辽宁省曾于2003年在全省28所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试点工程,当时效果很好,培养了很多优秀青少年足球苗子,但是这些孩子却不能继续发展了,就是因为体育部门不能解决孩子们的升学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者们的解决策略包括:要重新审视现有校园足球政策和内容,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为指导,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符合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应进一步制定校园足球保障性政策,切实保证现有政策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地分步骤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考虑到校园足球开展的主体还是在学校,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能够更好地保证政策的执行力度;在政策内容的制定方面,要考虑对足球特长生的加分政策、对定点学校的校长就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教师的外出参加培训和校内训练给予职称晋升和工作量方面的补贴等。

五是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方面的问题及对策。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同志曾指出:“足球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形成良险的足球文化,足球才能健康发展”。校园足球文化包含了与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这其中物质文化包括了经费、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构成了校园足球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与校园足球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组织管理,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足球为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宣传学校形象、展示自我价值和锻炼身心的良好舞台等方面,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方向;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足球活动和竞赛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当前这四类校园足球文化在现实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要想提高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氛围,上文己有所涉及,就不在此重复,重点来看研究者对如何提高校园足球精神文化氛围提出的对策。谭广鑫等(2012)提出以“共享运动”的理念来促进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强调体育的公益性质,以该理念构建体教结合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青少年足球运动,构建学校一社会一家庭相联的人才培养网络,新闻媒体要多关注大众足球的发展,让全社会充分享受和领悟足球足球运动的快乐。侯学华等 (2013)提到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构建良好校园足球文化的有效手段。其他研究者如常保荣等(2010、代方梅等(2013)提出了让校园足球回归生活和体闲化发展的策略,目的是避免功利主义,大力推动足球普及工作。

4关于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环境和生态的研究,那么体育领域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王景连(1997、谢琼恒(1999、谭华(2000等绝大多数学者都早己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这些研究者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比如李力研(2001)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在体育中并不凸出,发展不发展体育与能源、环境的耗尽并无直接关系,体育不可能主宰人类的‘持续’与否。”但笔者认为这一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完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只是比较片面的把体育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联系。

4.1国内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领域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体育领域自然概莫能外。在我国,学术界对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原有的“赶超型”的体育发展方式遭遇严重挑战,很难适应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钟秉枢(2011)认为,21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术界对转变我国体育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结合研究需要,将我国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划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个领域,下文将分别对这两个领域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等4个方面加以分析。

4.2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用参加奥运会所获金牌数和奖牌数足以说明问题,从1932年初次踏进奥运赛场,半个多世纪与奖牌无缘,到21世纪初始步入金牌榜第一集团,竞技体育强国己是不争的事实。多年来,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举国体制”,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奥运金牌榜的垄断地位,改变了世界竞技体育格局,这一成就国人赞叹,世界称奇。如何保持这一发展势头,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提出了很多见解,下面就分别对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论述。虞重干等(2000提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当代竞技体育的同时,还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和把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纳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也即事关体育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指标因素在今后的竞技体育发展中也要考虑其中。魏冰等(2002)认为,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龙头,它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依赖于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的支持,反过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体育又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杨桦等(2004)提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竞技体育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是竞技体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相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我国的竞技体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对竞技体育资源的有效调控和竞技体育系统内外部的协调发展。熊文等(2005认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做到关心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状态,还要重视和尊重人,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全面发展;而社会公正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也从最初的“普及与提高”关系发展到“相对独立”的关系再到后奥运时代的“协调发展”关系,由此可见两点,一是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落后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二是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群众体育做坚实的基础,这两点也从查阅的相关文献中得到了证实。在查阅有关群众体育的文献资料中,仅有沈芝萍等(2002)和邓万先(2010)在其文章明确提出了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均认为所谓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是在充分利用和不损害资源的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增强人民体质和身心健康,满足人们健身、娱乐、体闲等多种需要的一种发展方式,它强调增进身心健康和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自愿原则。社会的进步是推动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群众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加强其可持续发展的先导。 通过上述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涵义的回顾可以看出,研究者合理地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运用于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之中,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视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则需要依靠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研究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总结。虞重干等(2000)认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3点,第一就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金字塔”形状比例失衡,投入大,产出小,“成材率”极地,造成人才的严重浪费。第二就是受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和竞技体育高投入、低产出的影响,竞技体育后备力量进一步短缺。第三就是长期以来教练员队伍“近亲繁殖”现象。魏冰等(2002认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有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认可度、竞技体育的效益和运动员成材率低、滥用兴奋剂、青少年运动员的学训矛盾、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等。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运动员选拔、竞赛制度和对教练员的奖励和评价等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韩坤(2008)指出,我国竞技体育崛起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不完善,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竞技体育社会化改革进程缓慢,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面临巨大挑战,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鲍明晓等(2014认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项目发展的偏态结构;项目绩效的马太效应;优势项目的含金量不足,有金牌少明星;普及与提高的传导机制阻滞;社会办和市场办的空间难以打开;后备人才持续短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退役安置更加困难;金牌至上的庸俗业绩观的不断抬头”。

对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研究中,研究者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比以往更显特殊意义,原有的一些发展理念和运作模式遭遇严重阻碍,难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很多观点。张瑞林等(2005)对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内在机制进行调查研究显示:专家座谈和72%的被调查者认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同的管理体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己日益凸显出僵化和不灵活,成为阻碍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另一重要障碍就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机制问题,群众体育缺乏合理机制,内在活力不足。邓万先(2010认为,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非奥运项目的发展,这些项目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奥运项目不仅发展了群众体育锻炼的形式,让群众体育的锻炼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拓宽了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反之,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刘小俊(2010认为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使群众体育处于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导致体育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统一;各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巨大差异;学校体育工作没能得到加强。于军(2013认为,当前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包括:我国体育的体制致使群众体育发展落后于竞技体育发展;我国城乡、东西部受经济条件限制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较少;传统体育文化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而倍显冷落;群众体育组织化程度较低且缺乏系统性。

我国群众体育多年来落后于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者们从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找出了影响因素,这对于今后相关部门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4.4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对如何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魏冰等(2002)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改革当前的后备人才选拔制度和青少年运动竞赛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俞继英等(2004)从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角度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要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而人才资源的开发第一需要充分领会“体教结合”的内涵,培养具备体育特长且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需要国家和市场两者相结合共同开发和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市场;第三需要对不同的人才、项目、地域等实行整体开发;第四需要对人才资源开发要形成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实施有偿开发;第五需要与国际接轨。韩坤(2008)认为,要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竞技体育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对举国体制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鲍明晓(2014)提出第一要改革我国现行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国家体育总局实行管办分离;第二是体育单项协会要实体化;第三是对全运会进行改革;第四是形成多元化的后备人次培养体制。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和策略,并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视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来对待,不再把金牌增长和成绩指标作为唯一目的,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田雨普(2003)对加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提出的对策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群众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依靠科教进步来提高群众体育的科学化水平;改革管理、服务和组织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满足群众需要,大力开发群众体育消费市场。杨桦等(2005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群众体育的历程做了回顾和思考,提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群众体育经历了恢复发展、调整发展和改革发展三个阶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加快了群众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在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结合,单位、社区、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事业新格局的实践中,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家改革目标趋同的全民健身运行新模式”。发展群众体育的基础是坚持其基础地位,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管理的方向是坚持政府领导,实行社会运作;工作方针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全民参与;发展措施是完善配套制度,明确责任目标;发展的原则是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分类指导;保障措施是强化依法治体,加强执法监督。

余智等(2013认为,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群众体育参与主体的交往、娱乐等多元需求,保持与资源的统一性,不能仅依靠输入式治理解决群众体育的“贫困”,要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参与式治理和输入式治理合理结合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季浏(2014提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需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群众体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主体地位,双方应保持相互协调合作的关系;其次要将管理体系进一步延伸,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群众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最后要大力发展体育社团组织,为“强社会”的管理模式打下基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和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群众体育也将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更高,群众体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国家也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4.5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虞重干(2001)、刘志民(2002、夏崇德(2007、邵桂华(2010)等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都进行了评价研究。虞重干等(2001)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4省442人进行了调查,采用R型因子分析对21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因子载荷排名前5位的分别命名为“科技道德教育、体制规划、经济竞技发展、外部投入和消除‘近亲繁殖’的教练员培养制度”,用这5类评价指标来评判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刘志民等(2002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标和人均该体系包含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体育环境和体育资源等4个一级指GDP、国家/社会投入等41项二级指标。

夏崇德等(2007)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包含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指标、运用调查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和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等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6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提出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综合评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方法,并给出了判断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邵桂华等(2010将竞技体育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建立了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的演化行为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从而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我国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余静等(2011)运用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群众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社会环境系统、投入系统、产出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子准则层包括9项子准则,方案层包括17项指标。该研究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构建的,因此对低一级行政单位来说评价的精度会下降,再就是该指标体系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王智慧等(2012从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构建了群众体育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括8项二级指标,分别是体育场馆的数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体育人口与国民总人口数量的比值、群众体育发展政策与法规、人均拥有体育场馆面积、体育消费与收入比值、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氛围。潘丽英(2010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间群众体育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该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5部分,分别是社会组织管理、资源保障、活动参与、群众体育工作绩效和学校体育等5部分,指标层将准则层的5部分内容进一步细化为18项,方案层则由44项单个要素和评估指标构成。

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研究者们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个别指标不易测量,缺乏可操作性,另外普遍缺乏实证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己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体育领域,主要是以生态学方向开展,重视体育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行动的指导理念并贯穿于指导实践的规章制度中。国际奥委会也专门设立有体育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在体育运动中始终致力于维护和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曾于2007年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以表彰其在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针对一些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和大型体育赛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国外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开展较早,更加注重体育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5总结

以上研究成果在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校园足球、体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很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这些将对本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但由于相关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导致的研究结果缺乏普遍适用性。而校园足球的开展有其独特的内涵,它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全社会有机结合,更需要将足球的发展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融为一体,而不仅仅是培养竞技足球运动员。因此,对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评价的研究不同于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或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不能简单套用上述研究成果,应该以战略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理论构架,抛弃功利性,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构建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对这一点,己有研究还存在欠缺,而对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向勇. 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体育文化导刊,2019(02):101-105.

[2]陈玉军. 校园足球发展的难点与突围方式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9(S1):210-211+214.

[3]梁伟,刘新民.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与解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03):380-384.

[4]韩成祥,布特. 校园足球研究述评[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05):25-29+37.

[5]陈强,陈晓燕. 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59-60+56.

[6]部义峰,来鲁振. 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三维协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3):92-100.

[7]朱晓峰,阿英嘎. 系统动力学视域下校园足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体育学研究,2020,34(04):11-21.

[8]杨钦,徐左,陶骆定,张轶,李昌云. 遵义市校园足球发展现状、新理念及未来对策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7-8+18.

[9]孙一,饶刚,李春雷,梁永桥,林梦龙. 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与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1):68-76.

[10]周酉,孟凡强.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思考[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1):105-107+114.

[11]陈星潭,康涛. 中国与日本校园足球发展的比较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2):70-75.

[12]贾炳涛,颜乾勇.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构想[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03):54-58.

[13]王冬慧,刘兵.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校园足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7(05):147-151+170.

[14]蒲鸿春. 基于熵值法的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四川省校园足球为例[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3):115-120+126.

[15]彭召方,袁玲,国伟,范安辉,李佐惠. 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解读[J]. 体育文化导刊,2017(07):19-23.

[16]何华兴.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2):35-36+41.

[17]谭嘉辉,陈平,部义峰,周兴生.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我国校园足球绩效评价和治理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9):96-103.

[18]梁伟,刘新民.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1):151-153.

[19]汪玮琳,王莉,康辉斌. 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比较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6):690-693.

[20]张沛锋. 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12,34(04):82-86.


作者简介:白洪煜,性别:男,民族:满,出生:1984.11,籍贯:辽宁开原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职位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