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研究

杨宝文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省阜阳 236000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音乐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新时期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高校相继将音乐纳入当代大学教学课程体系,将感性且浪漫的音乐与理性而严谨的课程教学相集合,在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同时从身到心、由魂而魄涵养学生的心灵。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是一门艺术类课程,声乐演唱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此,本文主要从当下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现状出发,探讨在高校音乐专业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法的途径,旨在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理解、掌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法,实现中华民族青少年音乐综合修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

在高校设置音乐专业课程是践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是一门艺术类课程,声乐演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和运用好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不仅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对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也有着辅助作用。在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声乐演唱技法在音乐教育中始终都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1. 当下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中存在的问题

  1. 大学音乐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水平低

2021年,我国教育部审批新设立音乐教育专业,然而教育地位的显现还需较长时日。大学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中坚力量,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当下,我国大学音乐专业普遍缺乏具备专业素质的音乐教师,一方面绝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自身的声乐综合素质水平不够高,很多英语教师身兼数职,对于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欠缺,音乐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远远不足,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难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声乐演唱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声乐演唱技法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样学生声乐演唱水平自然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缺乏新时代教育教学素养,在声乐演唱技法的教学中更多还是运用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没有重视学生在音乐技法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学手段的不恰当运用与一味灌输教学,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课程问题,导致大学音乐专业学生难以及时跟上教师的音乐技巧教学步伐,声乐演唱技法普遍学习与掌握较弱。

  1. 学生的声乐演唱基础薄弱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出台相关将音乐课程落实为刚需必修课的文件与专业音乐院校的稳步扩招和增设音乐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来看,音乐素养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考试与长期忽视美育教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部分高校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课程成绩,而忽视学生的音乐教育素质的培育,进而导致当下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技法基础相对而言比较差,学习声乐演唱课程较为吃力。再有就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声乐演唱课堂上“哑巴学习”,畏惧发声,不敢大声去进行声乐演唱,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害怕自身的声乐演唱不好听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声乐演唱产生厌恶情绪。

  1. 提高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的研究建议

  1.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专业教学方法

音乐作为一种贯穿青少年婴儿到老年长期性成长性的艺术活动,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发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中任课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方法被认为是直接影响音乐专业声乐演唱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理应重视音乐专业教师,培养卓越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师资力量,打造新时代具备高素养音乐教师队伍。另外,音乐教学必须突破“音乐是听觉艺术”和“坐着听”的固化思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音乐教育是立体、综合的教育,声乐演唱课程教师也要以身执教,转变传统应试填鸭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核心的理论化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强自身的声乐演唱知识与课程理论。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时,教师严加甄选音乐教学方式,注意把握时机与教学方法的融合,鼓励学生大声开口演唱,提高声乐演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大学阶段声乐演唱课程和学生实际的声乐基础情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音乐领域声乐演唱大家的音频、视频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课程教学方法。例如,在声乐演唱课程教学中,通过播放名家演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引导他们最快进入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状态,再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演唱技巧与方法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对声乐演唱的真实感受,加强学生对声乐技法的学习与掌握能力。除此之外,对于声乐演唱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应当始终秉承着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声乐演唱素质,完善自身美育品行,注重声乐演唱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育与塑造。

  1. 针对性加强学生的声乐演唱技法训练

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教学,理解技巧理论是基础,运用与展示演唱技巧是关键,在声乐教学当中,技巧训练不仅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而且应该融技巧于审美当中,使技巧与声音美意识的形成双向的互动环节。在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中,每一位学习声乐演唱技法课程的学生都应该登台献艺,将快刀往石头上去磨,才是检验一名学生是否学会声乐演唱技法的关键。声乐演唱技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嗓音的天赋条件、对声乐原理的理解程度、训练的方法之差别,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进度。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了语言就失去了音乐的意义。由此,除了要求学生大声歌唱,在实际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语言表达,在声乐演唱课程带领大家进行基本练习,巩固唱歌练习中的呼吸控制,发声技巧的过程中还要逐字逐句地进行教学歌曲教学,教念歌词帮助学生必须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重视语言表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发音不准确,不能理解歌词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演唱技法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在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通过不断的声乐演唱技法发声训练,语言感觉,努力演唱与技法总结分析,必定能够探索出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和自身艺术修养。


结论:

在物质与精神日渐丰沛的当下,音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教学则是一个“久久为功”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当下,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水平低、学生的声乐演唱基础薄弱等障碍,但是在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政策的支持下,高校不断完善音乐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体系,增强我国高校学生的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提高国民音乐素质与审美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安迪. 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研究[J]. 2021(2019-12):183-183.

  2. 辛雅靖. 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分析[J]. 戏剧之家, 2018(35):2.

  3. 杜萍萍. 关于大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与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8).

  4. 张丽丽. 高校音乐课程声乐教学与演唱方法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5(5):413-413.


作者简介:杨宝文,男,出生于1990年3月,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