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课程融合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课程融合课探究

李明俊

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所在,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过去唯知识唯分数的教学观念得到了一定的冲击,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如何教,为谁而教的讨论话题也不断,特别是职业教育大会以来,立德树人的要求更加明确,各地“三教”改革的步伐愈加坚实,提质培优,推进课堂革命措施也不断加大。顺势而为教师如何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育人,是本文探究的一个放向。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化育人;文化彰显;文化实践;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看成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大胆改变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课堂模式,积极推行文化育人,不但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入课堂,要渗透到教学中去,还要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全面提高文化教育质量,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树立文化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创造的被世人认可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通常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就是精神文化。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连续的,也是不断融合的。文化的传承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现代文化中必定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只有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脊髓,发展壮大我们民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我国“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几百年,我们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的灵魂,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主体文化。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至今都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看问题,在学习文本知识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进而认同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学习我国优秀的文化,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二.教学过程要彰显优秀文化性

优秀的种子能孕育出优秀的禾苗,能长出参天大树。知识是人类文化的种子、思想的种子,也是学生精神发育的种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简单的知识输出,学生也并非简单的对对符号的接受。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对知识选择处理的方式。正因为如此,作为学生精神发育的文化种子必须是优秀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三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传递本文知识的文化属性,深挖文化价值,切实引导学生把知识作为文化来学习,而不是作为符号来习得,在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人文情感上开展以理解为基础的探究、体验、反思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挖掘文化元素。

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实现文化育人功能,教师首先要克服单一的知识传授,要不断挖掘课程知识的文化元素,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各不相同,即就是同一门课,不同篇章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也是有区分。因此教师要对具体知识进行多维度深入的文化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文化属性、文化思想、文化精神和文化思维方式,忠诚表达出知识的文化意蕴,同时要积极揭示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以及所涵盖的文化精神,准确传达出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彰显教学的文化性,真正使学生学习知识过程转变为文化体验过程、文化实践过程,积极发展学生的文化积淀、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师在基于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有机的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工程、先进技术、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极具说服力的事实开展文化教育,特别是后疫情下的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共产党的深厚情谊,激励学生报效国家的意志和决心,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努力成才的斗志。

四.课堂文化教育要基于学生生活。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知识相遇的过程,而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在本质上看是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只有学生在思想上认同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那么学生在情感上就会自然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的进入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以便使其获得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审美情趣,内化文本文化要义,最终达到精神层面上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超的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回应性学习,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文化基础,要基于学生未来发展及社会岗位要求,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成长长材必须具备的不单单是一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技术、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对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自觉以及文化素养自我修炼。

五.课堂中要丰富学生文化实践

课堂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促使学生发展成为拥有宽厚的文化积淀、丰盈的人文情怀、充沛的人文素养的文化人。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以学习者文中心,基于一个个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动手操作中心细体会,在拓展训练中厚植文化,使课堂教学真真正正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场所。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反思、评判、总结、提炼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一步感知和践行文化。

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侵入要自然而深远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讲解,还是学生技能的训练或者是思维的开发,以及情感的体验活动,教师要以春分化雨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文化觉醒、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情景内容要切合主题,文化体验、文化感悟、文化认知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文化反思、文化批判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基于文化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文化的素养长远发展。另外, 课堂文化氛围的营造,情感的渲染最好能紧跟时代潮流,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充满昂扬向上的正能量,让文化弥漫课堂教学,让文化开启迪学生才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文化实践的场所,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厚植学生的先进文化基因,彰显文化的育人功能。

总之,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教师一定要恪守职业操守,遵循课堂教学原则,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时教师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并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不断加强文化实践和体验,深化立德树人,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功能,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20年度课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策略研究”(SGH20Y1698)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