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3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李春欣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杭州 311231


摘要:高校是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在自媒体日趋明显的“双刃剑”效应的影响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也日益暴露出其内容、队伍、阵地等环节认知、研究和落实不力的问题。基于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教育教化功能,构建“大思政”育人队伍、增强队伍凝聚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管控,确保在自媒体的动态、隐性传播中,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关键字;自媒体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自媒体时代的带来,促使信息传播模式朝着广泛性和融合性发展。其高共享、高交互、高渗透以及跨时空的媒介特征和自媒体背景下多元化的受众和信息内容,一方面降低了受众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联系的门槛,便利了大众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人们在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中迷失双眼,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弱化”。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部分群体,且作为自媒体的重要受众群体,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1. 自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遇

作为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产物,自媒体具备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加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要想取得成效就必然要顺从自媒体时代浪潮,依靠自媒体带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诸多便捷和发展机遇,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局面、提升工作实力。

  1. 拓宽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服务平台

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已经不太受高校青年学生的欢迎,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导致高校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覆盖面都比较狭窄。自媒体正在以其自由、开放、多样、互动的特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他们会通过新传媒关注各种社会信息、政治事件,也喜欢在网络新媒介中去表达并传递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诉求。以“两微一端”为核心的自媒体平台极大承载了意识形态的内容传播。比如党的工作和宣传网站,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各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各报业集团的电子报刊、户外的LED显示屏等,都是自媒体时代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平台。自媒体多元化平台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发展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媒体受制于单一平台传播的困境,促进了不同平台间以及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互动。

  1. 突破了大学生获取主流信息的时空界限

过去传统媒体对于新政策、新理论以及各种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层层传递,最终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但自媒体传播信息快速、便捷,不仅能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让师生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源,在纵向时间轴上对过去的信息、事件进行挖掘、获取、总结,甚至利于学校对预期的网络舆情进行目标性引导。比如,当学校或者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由于学生有很大的猎奇心理,会引发一定的思想动荡和谣言互传,此时在学校网站或者校园微信、微博平台等发送消息、推送文章,以此表明立场,引导事件舆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1. 促进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

自媒体的特点契合了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首先,自媒体多样、便捷、快速,符合大学生年轻、朝气、多变而灵活的特征。其次,自媒体为大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多样而丰富,教育者可以依托自媒体的特点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转变的图文并茂、音像并茂,更加立体、多维而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受教者则在轻松、平等的教育环境中交流互动,自觉接受教育。最后,大学生都能够使用微博、微信等,并熟练地浏览网页、下载音频,就自己的问题在网上进行主动的检索查询,进行自我教育,并通过各种网络分享交流信息,在朋辈教育中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

  1. 自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挑战

1.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性失衡

高校面临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外来文化虽然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和娱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自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想,高校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有效提升大学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手段,但是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整体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脱节,注重娱乐消遣性,而忽视了教育目标的政治性和育人性。也有部分高校对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对精品视频公开课、优秀网络文章等传播力度不足。此外,大学生对于新媒介的认知、使用能力、获取目的等欠缺理性认识,往往造成媒介滥用、媒介法制素养和道德素养缺失等现象,而有些高校也没有针对此开设相关教育课程。

  1. 队伍的专业性和协同性不足

在传统媒介运用下的教育过程中,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大多是依靠党政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师,他们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相互配合。而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工作模式和人员分配已经不能满足自媒体运用下的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工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是思想灌输和理论说教那么简单,更严重的是队伍建设不健全,各主体能力不足而又涣散,“各自为政”。高校所有教师本该都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力量,但是多数专业课老师只关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认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只是“两课”老师的职责,没有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1. 阵地的引领力和管控力薄弱

大学生的角色担当决定了其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然而在强大的自媒体面前,高校“把关人”却显得有些失职。有些高校党政部门管理的“官方”宣传平台不能及时、有效传播正能量、真声音,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没有得到充分、合理运用。部分大学生在校内通过娴熟的网络技术“翻墙”浏览或传播被过滤掉的内容,加之在高校范围内的网络运作中,部分个体并未实行实名制认证,高校在网络信息和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上欠缺技术性。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在传统媒体主权威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力、整合力的有效性不断降低,“把关人”的把关作用受到削弱。

  1. 自媒体背景下增强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提升路径

  1. 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成效

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强化的核心内容。首先,面对高校大学生呈现“线上——线下”生活的失衡以及道德价值的无标准化等现象,高校必然要适应大学生信息的接受水平和方式的变化,选择适宜的宣教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开展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最能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还要最大程度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网民中的心脑并存。其次,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现实性,侧重教导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本质揣摩、对自媒体载体的有效运用的能力,使同学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在具体生活实践中能辩证认识分析媒体现象,更好地应用自媒体。此外,大学生作为受教者,是校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除了被动接受教导之外,也应通过网络朋辈教育、自我教育,加强网络自律意识。

2.培育专兼人才,增强队伍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专职网络技术人员、大学生“意见领袖”等,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灵活性、协同性的组织力量保障。首先,优秀、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是顺利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守好阵地的关键力量。高校要严把这支队伍的入门关,坚持原则,选拔政治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新媒体应用技术熟练、“又红又专”的教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力军。其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网络技术人才,高校要给网络技术人才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定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培训,在保证他们政治思想方向的前提下给他们学习深造和施才的机会。对于网络技术人才自身而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深度维护校园网络防火墙,保证学校网络空间的安全;创新设计校内网站网页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重视网络宣传队伍的舆论引导,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最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比如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保证优质优量。而对于应选后的“意见领袖”,高校要进行统一的综合培训。在保证他们拥护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拥有较高党性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下,培训他们对于网络突发事件的政治敏感性、对舆论趋向的把控度、对网络事件的网评语言的综合使用等专业内容,促使他们基于事实,本着理性态度,评析事件、化解舆论矛盾,从而通过朋辈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阵地守防

首先,高校党委作为学校政治性最强的组织,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把坚定政治方向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点,切实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坚持党的思想领导,特别是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四有”好老师,从而有感召力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坚持党的组织领导,高校党建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学分工协作、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总格局,提升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权,除了加强党建、团建以及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外,还应加强微博、微信、校园论坛等网络宣教载体和平台的管理,保证这些平台的正向功能发挥,保证宣教内容符合党的理论方针以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对授教、开展活动的形式和流程也要加强监管,坚决不给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有任何传播的机会和途径。最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一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创新自媒体网络话语内容,可以将高校、社会中的光荣事迹、英雄模范人物等作为教育素材,积极利用自媒体进行推广,奏响主旋律,传播高昂、向上、正能量充沛的话语声音;另一方面积极掌管主流宣传平台并转变话语方式,比如开办网络课堂,组建红色文化主题网站等,将主题网站建设纳入隐形课程教育,牢牢把控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网站平台管理和运作。同时还要有效转变话语方式,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将强硬的灌输变为柔和的教导和关怀,将抽象生疏的语言变为具体贴近大学生网民实际生活的话语,全力打造互动式、温情化、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培养学生对党领导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参考文献:

[1]冯轶女.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198-200.

[2]崔璨.基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9(03):150-151+170.

[3]聂智,方提.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9):133-135.

[4]李春欣.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年度校级常规(一般)研究项目:“两微一端”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2019Y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