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会,提升自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1

把握机会,提升自我

张小梅

福建省 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原以为这次的培训会像之前一样,听听内容就可以了,没想到这三天的培训这么的反转,一环紧扣一环,推着每个人不停的前进,直到现在我的大脑还在回放着专家们满满的干货,还在为自己的个人陈述纠结,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接下来以时间为轴谈谈我的几点感触:

第一天:拨开迷雾,初见端倪。

在培训之前,我对说播课都是云里雾里的,做说播课时也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匆匆忙忙制作完就上交了,选的题目太大,整个内容都跑题了。听完高翔老师关于说播课的讲解,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高老师讲解的内容非常详细,通过对比说播课和传统说课的区别,凸显说播课的特点,再对整个大框架一一进行解析。高老师的培训有个特点,他不会只按照PPT的内容进行阐述,他会联系实际的情况进行补充解释,其中还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如何借助各种平台的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支撑。在培训的最后,高老师还播放了两段老师们的说播课视频,他非常耐心的针对里面每一个问题细细讲解,而两位老师视频里的问题都是大家共性有的,帮大家解决了很多困惑,引发老师们的共鸣。时间在紧张的培训中不知不觉就流逝了,第一天的培训对我而言,受益匪浅。其一:我对整个说播课的框架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我也能根据这个框架在脑海中建立自己的说播课模型;其二:自己的理论储备太缺乏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确实要逼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的去读书,充实自己;其三:学会改变思维,我们常常会习惯用固有思维去解决问题,受困于其中。很多时候,不妨转变思维方向,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二天:实例展示,头脑风暴。

61b05fe447e97_html_446915a310a7bd86.gif61b05fe447e97_html_33efe4bc8e6b7064.gif61b05fe447e97_html_33efe4bc8e6b7064.gif 如果说第一天的理论培训让我对说播课有个整体的认识,那么第二天的实例展示则加深了我对每个环节的了解。通过4位老师上台给大家展示,两位专家叶彩虹和孙仙伟老师现场点评的方式让整个培训处于紧张而充实的头脑风暴氛围里,每个老师都听得聚精会神。在整个过程中,专家们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选手们的问题,并且给予解决的方案,而这里面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我所疑惑不解的,所以时时有顿悟的感觉。比如针对大家框架不清晰的问题,叶老师提出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成效如何;比如孙老师给大家建议选取的课堂视频时间不能太长但是要能够支撑自己的理念;比如教学理念不能只适合某一堂课也要适合其他的课例;甚至细小到PPT里面的关键字要设置特别突出,孙老师都能为大家考虑到位。除此之外,孙老师还提出比较新颖的一些建议,就是在说播时要大方自然,说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利用教具来帮助自己表达,结合课件展示是避免以读、背代替说。结合第一天的理论和第二天的实例点评,让我对说播课的整个框架变得很清晰,也很有感触。其一:孙老师说了机会只有一次,一旦上台,就要全力以赴,不要上台再说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还没做好。反观自己,做到全力以赴了吗?显然没有。就像林老师说的,年轻老师在不断前进,自己不努力跟上,很快就会被落在后面,真的要珍惜机会,好好花时间专研;其二:思考很重要。要做好一件事,前期的思考与准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天:破釜沉舟,柳暗花明。

虽然有了前两天的头脑风暴,在听的时候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一时间要将这么多的知识内化再做出来,难度真的很大。记得第一天听完高翔老师的培训,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了整体的框架,但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主张太宽泛,没有目的性,所以主题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第二天听完实例,当天晚上我又把原来的教学主张改成“学会追问,培育良好的问题化学习者”,并且又重新做了个人陈述的框架,但是做完还是很纠结。所以在要上台展示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忐忑很没底气很想拒绝,还好最终鼓起了勇气。在孙老师的点评下,暴露出了很多我没有意识到的问题:1.表达有误,介绍的时候要说主题;2.PPT画面不够炫,不能吸引人;3.表述的顺序需要修改;4.追问实施的策略目标性不聚焦等,孙老师的每一句点评都能够找到痛点,帮我解惑,后面我根据他的建议修改完整个思路就清晰了。通过这次展示,我也意识到,不要害怕暴露问题,只有把问题暴露出来,才会有解决的办法,才会有收获与进步。

回顾这三天紧张且充实的培训,我除了有专业上的收获外,更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首先,很感谢林老师为我们同安科学教师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都知道林老师在背后付出了很多的辛劳,不断为我们创造机会,推着我们前进,才能有现在科学团队欣欣向荣的景象。其次,这三天里当我不断纠结,焦虑不安反复更改课件的时候,团队的同事都愿意主动帮我查找资料,遇到问题一起探讨,帮我解决疑惑,让我内心有了底气。最后,感谢专家们能够倾囊相授,让我们收获颇丰。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孙老师,在培训完后,我还是对我的教学思想心存困惑,在跟他提出我的疑惑后,他立马跟我说:“你加我微信,把资料传给我,我回去琢磨琢磨再回复你。” 孙老师这么忙还这么热心让我内心觉得很温暖,原来只要你想学习,大家都愿意伸出支援之手。能在这样的团队里,真的很幸运,所以要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