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育减负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减负增效

徐小东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长春 130409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重点基础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授途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其学习内容存在着大量需要重复记忆和训练的知识点,这些对于还处在成长初期的小学生来说,负担不可谓不重,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的情绪,影响其对语文的认识以及今后的学习,为此,就需要努力地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一个愉快、轻松、自由的过程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收获更优质的语文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减负增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减负增效”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今,在路上我们经常看到小学生背着重重的书包在路上行走。当今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压力,与学生的年龄不匹配。十几岁正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被如此重负压着,不利于孩子身体、心理的成长。所以减少学生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1.2“减负”的作用大于“增效”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减负”不但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解放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使用“减负增效”的方式,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具有自己的活动时间,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2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明确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进而能够给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减负增效背景下,更多的教师开始改变滞后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整体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通过课堂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旧以讲述式的方法为主,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精彩和魅力,对语文的学习存在误解,很多知识都是考完试之后就抛到脑后了,学习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这样的课堂,学生、教师都感觉压力大,效果也不尽人意。

第二,教学内容单调。据调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是以考试取得好的成绩为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也仅是考试的一些内容,教材是唯一的参考,为了考取好的成绩,学生、教师的压力也是非常的大,这样的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拓宽学习视野,而且也很难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学效果不得而知。

第三,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得不到有效的表达。很多时候,一些小学的语文课仍旧存在教师主体的现状,也就是说,教师在不停地讲,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地听和记,虽然一些教师设置了提问、回答、讨论的环节,但形式化、模式化明显,以正确答案为标准,学生的想法、建议得不到有效的展示和肯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意义,为了正确答案,学生、教师也是压力重重,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和想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亟待改善。

3小学语文教育减负增效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课堂教学机械、单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很乏味,甚至会厌学,所有要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只有学生自己真正的想学,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减负不仅仅是指课堂课后的布置的学习任务量,也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出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有求知欲,还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善于表达。另外,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打造出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意见和鼓励,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将学习变成乐趣,不仅教师教学过程会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3.2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导致教学的效率十分不理想。学生在课后还要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才能牢记。小学生阶段思维很活跃,对新鲜的领域往往兴趣很浓。但是不会持续很久,所以一节课下来后面可能会没有认真注意学习。课堂的教学效率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所以要真正的实现减负增效,就要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强化教学的效果,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利用时间,把握好节奏。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传达教学的内容。中间穿插有趣的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空间。将课堂的学习理解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很生动。所以要用娱乐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心理上减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种形式展现出教学内容,或者结合生活情境生动的内容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喜欢上学生把生词抄写并背诵,但是单独的学习字词不容易让学生加深记忆。要提高课堂的练习效率,减轻教学负担,把生僻的字词融入到课文里面,也让学生通读出来,对生僻字进行讲解,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也避免了多次的抄写。

3.3课后作业灵活生动,发挥作业主动性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提升,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然而,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置也容易流于形式,陷入题海战术的盲目做题陷阱中,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叫苦连天,甚至还会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作业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反而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减负增效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努力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在此过程中,不留作业是不现实的,需要做的就是让课后作业的形式、内容更加灵活生动,作业量上有所控制,通过多彩的作业更好地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业并是不一种负担,而是享受做作业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做作业。这样一来,自然能够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获得温故知新的优质作业效果。

例如,在教学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回忆、观察母亲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能不能用一段话,一篇文章,或是是一幅画来进行描述,同时想一想,自己能为母亲做些什么。相比让作业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内容,做阅读题的作业方式,这样一个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既能够让学生对《慈母情深》传递出的感恩母亲、母爱伟大无私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实现内化吸收,而且还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感恩母亲的情感,实现了文化知识消化吸收的同时,也进行的德育内容的教育引导,一举两得,当然能够获得不错的作业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质量,优化课堂内容,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语文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减负增效的高质量落实有助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对于更优质教学效果的获得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需要加以重视,并确保其落到实处。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几个简单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够实现的,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完善,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这些策略的引导下,继续探索、研究、总结此问题,继续在减负增效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淑超.对小学语文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分析[J].祖国:教育版,2014(6):88—89.

[2]王红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J].新课程(小学),2012(1):47.

[3]贾淑超.对小学语文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分析[J].祖国:教育版,201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