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3

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

巫素雅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中心小学 528244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对五六年级各10个课堂中教师提问的观察、分析,教师在提问的量、面和质三方面存在数量过多,提问面有视觉定式,质量不高等问题,经观察分析,课堂的以上问题可从适度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 教师提问 量、面、质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课堂提问。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提问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都认识到了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都能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教学中基本上已经克服了“一言谈”的问题,教师能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提问的数量、学生的面向度,以及问题的质量缺少正确把握,导致很多课堂从以前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或者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舞台,师生问答成为“无效问答”。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和质量就大打折扣。因此,从“量、面与质”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某校课堂教学实际,立足于课堂观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求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量、面与质”的调查与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课堂提问的“量、面与质”现状调查

本研究在笔者实际课堂和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听常规课和观看录像常规课共20次,针对不同的研究类别,分不同层次制成表格,对这20节课进行了分类研究。

1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量”的观察

通过对六年级和五年级10节常规课,教师提问数量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在单位时间内,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提问中,教师课堂提问数量不等,最少7次,产生在六年级:最多32次,产生在五年级。具体见表1和表2。

618c81cb76a59_html_4bf36c726070cf5f.png

(表1:六年级10节常规课的提问次数)

618c81cb76a59_html_deb655e1953b56a5.png

(表2:五年级10常规课的提问次数)

从两个年级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五年级进行的提问次数整体高于六年级。以一节课40分钟来计算,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思考,再到学生回答完毕,整个过程两分钟左右。这就会造成教师提问量过多,用时多,学生思考的时间短,使学生无法深入思考,一节课中在无数的小问题中度过,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也不较低。五年级提问的数量较多也体现了,五年级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比六年级的学生要高,五年级理解知识需要教师指导的次数比较多,对文本的把握也比较依赖教师。教师多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到了六年级这种程度就在减弱。六年级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加强,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更加深入的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面”的观察

此阶段的研究是针对教师提问对象(即学生)展开的,在本研究中,笔者按被问学生座位分布来考察教师提问的“面”。根据被问学生的座位分布,把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进行统计,关于教师提问“面”的观察表,具体如下表5所示。

618c81cb76a59_html_c7ba6901a1036ef.png

(表3:被提问学生作为分布表及被提问的概率)

笔者根据被问学生的座位分布制成如上的表3,根据被问学生的数量计算出了每个位置被问学生的回答率,从表中我们可得知,坐在教室中间两组的学生中,靠前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教师的关注,提问的次数大于其他的座位,如表3所示,第二组前、中和第三组的前、中这四个位置的学生被提问率平均接近在15%。其他座位的学生被教师提问的数量明显低于这四个区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研究者和教师的共同关注。

(3)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质”的观察

本次研究的“质”即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质量,是基于以上“量”和“面”的基础上进行展开的,重要是考察“量”和“面”与“质”的相关性。所以,笔者运用了观察测量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教师提问的“质”,为了结果的准确性,调查问卷和方法法所抽取的学生都是随机的。在教师提问的“量”方面研究教师提问的“质”,笔者是去除了一些重复的问题,和简单的“是否”“有无”等问题。同时还依据访谈表和调查问卷,结合两者的研究来绘制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次数的表4和表5。

618c81cb76a59_html_98af08513d32b306.png

(表4:六年级10节常规课教师有效提问次数)

618c81cb76a59_html_c980a89a3cf31ccc.png

(表5:年级10节常规课教师有效提问次数)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在“量、面与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在“量”上的问题及成因“量”过多,影响提问的“质”

在 “量”的测量表的统计中,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师每节课提出的问题在7个至32个。也就是说,一节40分钟的课堂平均1-2分钟就有一个问题,但是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思考的时间大约不到半分钟。学生听完教师的问题还得理解问题,再是思考,这种不能够深入思考的问题,往往随大流就回答了,看似课堂效果不错,实际上很多学生只是蒙混过关,教师提问流于形式,不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在“面”上的问题及成因:教师容易因为视线限制而忽略“座位偏远”学生。

从表5中得知,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容易选择在视线范围内离自己更加近的学生,比如第二组前、中和第三组的前、中的位置。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优等生在安排在这四个位置,不受管教的学生容易安排在后面或者旁边,以免影响课堂秩序;同时,这四个区域也容易是教师视觉定式的一个范围,这部分学生出现在教师视线次数更多,他们就更加容易成为教师提问的对象;当然也有可能是这部分学生知道自己容易成为教师提问的目标学生,距离教师比较近,保持警惕性,更加集中注意力上课。增加了这四个位置的提问“面”,相比较之下,其他区域学生在主动性上欠缺。

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在“质”上的问题及成因:提问“量”高,学生思考时间过短。

从表1和表2从我们知道,在40分钟的语文课堂里,教师提出了7—32个问题,除去其他的教学时间,提问的用时,过渡等,剩下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教师的提问识记型问题偏多,很多问题不需要思考,有些直接翻书课得到答案,有一些问题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后,再由老师的点播后再接着深入思考,但是很多时候都在老师为了一个有一个的提问而被淹没了,周而复始,教师的提问次数多,但是却没有发挥到实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堂里,教师若想通过提问的数量来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做法往往南辕北辙。学生看似跟着老师的节奏前进,课堂看似生动又活跃,实际上,这种课堂流于形式,学生没有进行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思维也难以得到锻炼,在这种课堂下,学生的兴趣会被大量的问题所剥夺。所以教师要控制提问数量,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量、面与质”的对策

(一)提问的适度性原则

每节课的时间40分钟是固定的,在有限的时间做到提问的最优化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小学生处在心理和智力以及身体的告诉发展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前人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在40分钟课堂的钱15分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教师要避免进行大量的无效提问。

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师提问大多数都是识记型问题,学生不需要进行大脑思考,有些翻书就能够解决,学生大多数都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当课堂提问的数量越来越多,存疑的学生就更加多,这表明并不是教师提问多,课堂的效果就好,适度的精减,保留有价值的提问,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如在五年级下册《清贫》这篇课文中,

师:(1)“个个有钱”指出了什么?“一个铜板也没有”强调了什么? “不是为了发财”阐明了什么?

(2)国民党士兵从“满肚子热望”到“猜疑、不相信”,从“企望有新的发现”到“失望”直至“怀疑而又惊异”这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3)“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指哪些?这又说明了什么?

40分钟课堂,教师提问32次,基本上每一分钟就有一个问题,学生已经淹没在各种问题当中。为此,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里,要把握提问的数量,减少无用的提问,提高提问的质量,过度的问题数量反而影响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发展,学生忙于回答一个有一个的问题,降低了“质”,也影响教学质量。

(二)保证被提问学生的公平性

课堂中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如果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一部分学生不受关注,游离在课堂之中,没有了监督和“放弃”,学生本身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变成了课堂的旁观者,造成了对学生的不公平。

在六年级《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总共提出了19个问题,教师提问过于集中在第二组前、中和第三组前、中的学生,这四个区域的学生就回答了12个提问,对于其他学生的提问是不公平的,剥夺了其他学生交流的机会,提问的“质”的下降,也间接导致了课堂质量的下降。

为了保证对每个学生的公平,教师要打破视觉范围的思维定式,自觉地多关注“旁观者”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即使没有提问到他们,也要用目光去注视他们,达到关注的作用。如在《军神》一课教学中,师:同学们,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要多到一、四组和后面的座位区域走走。

由于座位安排引起的不公平,教师还要做到定时调整座位,在调整的时候要遵循整体调整和个别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同时要有意识把座位偏远的学生调到课堂中心区。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一直站在讲台上,多到台下走走,多靠近偏远座位的学生,在不同的座位旁停留,让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三)提问多元化,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教师提问的类型大多数是识记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而创造型问题很少甚至没有,如《从军行》一诗的学习,教师提了25个问题,24个是识记型问题,1个理解型问题,这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大,学生缺乏深层次思维训练,即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让提问失去了它的作用,达不到提问应有的目的。

还必须强调的是,认知发展水平理论提出者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必须经历六个阶段,而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往往偏向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四个水平,而忽视对评价、创造水平。学生在许许多多的识记型问题中虽然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但是却没有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导致了教育偏知识而轻能力的畸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评价和创造水平。这里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更向高质量的问题靠拢,使学生参与到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里,得到全面的发展。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班的学生能力和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到,若只是偏重识记型问题,那么容易导致优生吃不饱。

比如《自相矛盾》的学习:

(1)师:“誉之曰”是什么意思?

(2)那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的?

(3)“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说的?

以上的提问都是识记型问题,只需要翻翻书本看看注释即可回答,优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已经掌握这些知识点,所以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讲解此类问题,导致优生吃不饱。所以要把这些问题改一改,四人小组交流: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替那个人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吗?这种问题集中度较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夸耀之前要先读懂文言的内容,这就需要小组内成员的努力,先结合注释把课文内容读懂,再进行表演夸耀这个行为。这里体现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的能力,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四)教师要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增强教育知识与技能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提问水平还有待提高,即使有些课堂看起来生动而且活跃,但是很多孩子都在浅显易懂的提问中随波逐流,各方面的能力不是真正得到发展的。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会被时代抛弃,课堂质量容易低下。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关注最新的教育思潮,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的教学水平,同时信息大爆炸时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多观察,多走近学生,才能够了解学生的变化,更能够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提问的水平才能够更加接近孩子的水平,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所帮助。

比如在上《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学生对这种课文缺乏时代背景,所以教师要相应地找一些李大钊时代的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片段,让孩子们了解时代的特点,同时在品读李大钊的精神时,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抖音视频,播放70周年阅兵,军人的形象让人心里震撼,也要引导学生明白,很多军人为了国家,日夜操练,长期都没办法回家,为了国家的事业,牺牲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这种精神也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忘我的精神。教师可以多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总结

课堂提问其实是一种艺术,高水平的提问体现了一个教师的高水平的教学,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充分的交流。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要适度,同时要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当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掌握提问的技巧,深入了解学生,从“量”和“面”出发,提高提问“质”,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3] 严永金.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6.

[4] 宋振韶,张西超,徐世勇.课堂提问的模式、功能及其实施途径 [J].教育科学研究,2004,l:35

[5] 张静静.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