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孔祥友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鲍沟中学 277522

摘要:初中阶段这是学生进行体系化生物课程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生物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教学,其教学难度相对来讲是比较大的。因为生物的很多内容虽然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对学生来说并不熟悉或者了解,学生在理解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其次是实验教学,这是自然学科赋予生物的一个属性,其主要的内容就是进行一些验证性内容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建立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模型,有助于其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学生对各种生物实验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他的生物学习潜力。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对初中生物来讲,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实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生物学习模型,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感,有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有效促进,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然后积极地应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让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应用到教学中,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学校方面也要对实验的相关设施进行配套,让学生的实验条件变得更好,这也是吸引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优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传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难度系数较低、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剩余大部分实验则主要由教师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参与感不够,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致不高。除此之外,实验学习过程过于机械化、教条化,学生往往只是严格按照教师的指示或者教科书上的指导,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另外,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初中生物考试成绩并未计入中考总分,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并不上心,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将实验课当成“放松课”。对此,教师需要转变学生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优化实验步骤,自主设计实验内容,以此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初中生物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堂授课方式单一。

在当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潮流的背景下,生物教学受到教师专业知识与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受长期存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授课方式的创新进展稍微落后于信息技术的革新,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形仍未改善,特别是在经济条件不发达的乡村地区,改革灌输式教育发展面临瓶颈,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更快的得到提高。

2.2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提出全新的要求。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历经很长时间,已成为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教师的学科教学还围绕着“分数”这一主体而开展。同时由于生物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学生对生物也缺乏重视,学校也因此对生物教学资源减少投入。因此,受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的开展遇到困难。在部分学校开展生物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主要还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验教学中最关键的操作环节,因此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质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3教学效率低

生物实验目前大部分都是利用小组实验的方法进行推动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效率非常低。因为如果进行探究实验,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实验器材却只有这一套,要想将所有学生的想法都验证一遍,花费的时间非常长,但是生物实验的课程时间是固定的。同时,教师在探究任务布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创新,因而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受到影响。

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具体的优化策略

3.1运用随堂展示,构建探究性实验课堂。

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将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地教给学生,并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进行趣味性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利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在进行课堂问题展示时,要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架构进行梳理,使学生把握本节探究实验中的重难点,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探索的好奇心。其次学生根据课前的自主预习,对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进行互助协作式的实验探究进行随堂展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进行纠错和补充,弥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这种随堂展示来调动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2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际上,生物这门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人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对此,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生物学习的目的——生物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认识生命和自然,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理解生物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让学生深入自然进行实践,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形成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3结合微课教学方式,强化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单方面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微课的方式,清晰直观地展现生物实验的整体流程,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实验的过程及结果。例如,在《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录制简短的微课内容,呈现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包括身体分区、侧线、鳞片、鳍等,同时将鲫鱼的主要特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进而让学生了解硬骨鱼的主要特征。通过观看微课内容,学生可以对硬骨鱼的解剖过程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开展生物实验做好铺垫,强化了整个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并且学会运用,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方法,做好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保证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旭儿.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21(04):115-116.

[2]张军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科幻画报,2020(12):209.

[3]徐格格.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幻画报,2020(11):123.

[4]李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7):124.

[5]于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浅谈[J].新课程研究,2019(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