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马静瑶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深圳市光明区 518000

摘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平时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只有具备数学思维,才能更好学习这一门课。培养数学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到实处,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从教学中探讨几点思维培养的做法。

1.重视说题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发现讲了很多遍的题,纠正后错误率依然很高,我们会觉得学生没认真听或没听懂,但是部分同学确实当时听懂了,但是自己动手就是容易错。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思维能力也不同,教师仅凭个人经验来推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障碍,未免有些“欠妥”,从而不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又一次我深刻认识到,让孩子只听不思考,不把问题暴露出来,不利于孩子数学能力培养。因此我让孩子最近来说做题过程,把自己思考过程说出来,我相信能把做题思路讲出来就一定能写出来。

说题关键是把孩子整个思考过程讲出来,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数学思路,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把已知条件和未知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找出做题的方法,通过说题的过程,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也可根据孩子思维过程,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重视变式教学,增强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知识活学活用,也是考察学生的变通能力。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我会结合知识点适度变式,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学习图形的分类时,根据图形特点进行分类,见下图






616f8a0fea718_html_63d4ef89e38888d7.jpg

大部分同学是把上面图形分成两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教师可引导学生找不同的分类标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培养孩子思维的多维性。数学解题不仅要分析思考,还要思维灵活,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问题。

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的兑换当面临复杂的汇率计算时,100日元兑换7.89元。5000人民币兑换多少日元?除了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简单的汇率兑换出发,把100日元兑换转换成一日元兑换的人民币7.89÷100=0.0789,再用人民币数量5000÷0.0789得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大部分同学会从这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但也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从理解除法的意义出发,看5000里有几个7.89元,对应的就有几个100日元,在列出算式5000÷7.89✖100去解决问题。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思维更开阔。

3.重视应用题的教学,结合生活经验

应用题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考察学生的读题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将实际问题和所学的知识点勾连,应用题不仅限于行程,效率,买卖等问题,大多数考题越来越着眼于当下的时政问题,环保动态,旅游开发等等,展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要求。

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这类习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读题获取数学信息的习惯,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找出题目的突破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取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 中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 的培养[J].教 育教学论坛 2012。(O6):67—68.

  2. 邓秀云.浅谈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策略 [J]l吉林教育 ,2011,(2O):19—21.

  3. 李珊_,】、学高年级解决 问题策 略数学 [J].教学大世界(教 师适用 ),2010,(03) 94~95.

  4. 赵玲 .浅谈小学 数学教学中创造 性思维 的培养 [J]数学 学习 与研究 ,2012 (22):149—150

  5. 郭凤明.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 黑龙江科学, 2014, 5(007):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