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路径与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路径与价值

罗香庭

青海省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 812399

摘 要:我国是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世界古国,我国蕴含着历经历史洗礼与沉淀的文化宝藏,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宝藏,不在乎其数量之多,而关乎其对现今社会的指导意义。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能够升华学生们的思想境界和法治意识,但随着国力的强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攀升,科技的高速发展,作为国家未来砥柱的学生们爱国情怀与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阐述培养初中生爱国情怀的意义,并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情怀;策略

当今社会在传统文化方面缺失严重,不仅影响了学生在三观方面的正确养成,还使得学生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习气的侵蚀。为此在当前阶段的道德法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不仅会增强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还会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激发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将优秀且深奥的人文思想牢牢根植,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实现文化润德与文化化人。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意义

中华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沉淀出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文化与智慧精华,一个没有历史、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完整的,为了能继续传承我国留下的文化宝藏,保证我国的生生不息,就要注重在初中阶段道德法治课程中,引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能够立足本土文化,加深叶落归根观念,强化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学生根本的爱国观念,实现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而崛起[1]
人们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都是由国家提供基础保障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之心,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命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国家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国家在感情上的认知,为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最重要的教学素材就是课本,但是,教师不可以照本宣科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学会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能力,尤其是对于教学理念的设计能力,才可以真正的提升教学效率,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目标。教师需要和学生们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即亦师亦友,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清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自主、合作以及探究”这一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将这种教学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探究和谈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才是知识学习的主人,转变学习观念,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展开更有效率的沟通,与教师之间展开真正的交流,进而可以实现爱国情怀的有效培养[2]。以《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集体生活对自身的影响,并通过一些集体合作的游戏让学生明白集体的优势,最终将这个“集体”升华为国家,自然就会让学生意识到若是想要祖国强大,必然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作用,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爱国之情,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二)塑造典型道德榜样

榜样的力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价值是非常大的,学生会积极的对自己的榜样进行模仿,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榜样人物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在观察和模仿中学习,培养良好的爱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的选取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感化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层面,帮助学生更加理解相关的教学知识,并且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3]。例如,在学习《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引进“铁人王进喜”进行榜样教学,为学生讲述王进喜的英雄事迹,从而通过其责任精神渲染学生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进雷锋、袁隆平和焦裕禄等榜样人物来帮助学生了解家国情怀并不是虚无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很有可能蕴含着家国情怀。
(三)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数开展课外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从而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例如,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如今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离不开每一名公民的努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爱老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从活动主题、目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进行策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确保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通过这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怀和家国情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在开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塑造好典型的道德榜样,组织开展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亮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J].读写算,2021(17):39-40.

[2]曾小玲.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的教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123-124.

[3]郑文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1(10):183-184.

[4]何建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0(5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