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造影术和CT平扫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影像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CTA 造影术和 CT 平扫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影像的对比分析

牛予欣 董晓旭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目的:探究CTA血管成像技术与CT平扫技术在检查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方面的优缺点。方法:研究目标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本人所在实习医院的70例患者,其中全部对象均为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5人。对照组使用CT平扫技术,实验组采用CTA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并分析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及斑块检出情况。结论:使用CTA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冠状动脉狭窄以及相关病变,成像清晰,图像质量优,对临床科室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使用CT平扫技术获得的图像,虽能从中观察到冠状动脉的钙化病灶,但无法观察到狭窄血管,不能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CTA血管造影技术CT平扫冠心病诊断标

1、研究意义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多发于中老年人,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有“三高”的人群更易患病。多数病例可见冠心病病史,临床可见胸痛、闷,心跳急促等主要症状。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也会导致心肌梗死和脑血管危急病症。狭窄程度超过一半时,血管内壁的粥样斑块随时有破裂脱落的可能,有很大几率会引起冠状动脉闭塞,从而出现大面积的心肌细胞失去活性,后果严重。

1.1 研究对象

选择来自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影像科室2020年6月-2021年4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6.7±5.0岁)。组内所有患者皆进行过基本医学检查,影像报告结果均为本院明确确诊。参加研究的人员均了解、同意且自愿加入本研究。本研究将得到本医院影像科CT室同意。

1.1.1 纳入标准

(1)确诊患有冠心病;

(2)影像报告与临床诊断一致 ;

(3)年龄范围在25~65岁之间,患病或于本院问诊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

(4)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无任何沟通障碍,有独立行为能力;

(5)无重大疾病;及其他器官恶病质;

1.1.2 排除标准及禁忌

(1)心肌病、心律失常者;

(2)碘造影剂过敏者;

(3)备孕、妊娠期禁止检查;

(4)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5)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6)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检查方法

2.1 CT平扫检查

扫描时设备参数管电压120~130KV、管电流200~300mA、扫描层厚0.625mm、旋转速度0.35s/r、扫描时间5~9s。检查前告知注意事项。患者以仰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双臂向上抱头,足部先进孔。扫描范围由左、右支气管分叉处至心脏隔面下1cm。扫描完成后产生的图像直接上传至工作站。

2.2 冠脉CTA流程

照射前准备:建立静脉通路,以5~6ml/s的流速先后注射对比剂(碘海醇)、生理盐水40ml。尽量选择右侧肘静脉。准备导联:正确放置电极片位置,将电极片贴于患者皮肤,上部分两电极片分别贴于两侧锁骨下方,下部分两张电极片贴于第十一、十二肋间隙处,如接触不良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接触电极片的部位进行擦拭。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做呼吸、屏气练习至少两次,确认患者真正能够在检查过程中控制好呼吸频率,配合至扫描完成。告知患者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后选择CTA心脏专用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由左、右支气管分叉处至心脏隔面下1cm;扫描时设备参数管电压120~130KV、管电流200~300mA、扫描层厚0.625mm、旋转速度0.35s/r、扫描时间15~25s。患者体位摆放与CT平扫要求一致。观察患者心电图及心率是否符合要求,扫描与进药按键同时触发。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造影剂(370mg/ml)和生理盐水以4~5ml/s的速度,从患者右前臂静脉注射。检查完成后,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将病人放下检查床,去除电极片等辅助装置,嘱咐病人在检查室外观察60分钟,多饮水将造影剂尽快排出,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建立数据库, 两个实验组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之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可以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主要表现为沿房室沟及室间沟走行的高密度斑点状条索状影,也可能出现不规则轨道式或整条冠状动脉钙化。

CTA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基本清楚的显示冠状动脉3~4级分支,可观察到左、右冠状动脉起源与走行。患者管腔内可见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或钙化斑块形成,血管显示中度狭窄。可见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包括其数量、位置、长度以及深度。个别对象可见心肌桥。

3.2 图像质量对比

两组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分析图像特征,得出统一结论。当意见不一致时,请其他医师进行二次阅片。

3.3 检出情况对比

组内的患者收缩压均在100.85±5.25mmHg,舒张压在73.28至81.70mmHg之间,检查过程中患者呼吸在18.5±1.50次/min。

检查过程中心脏的搏动可能产生一些伪影;有时管腔内壁的图像会被心脏的部分容积效应所影响。但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可有效避免许多会误导医师判断的因素。

4讨论

4.1 CTCTA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通过CT平扫技术观察钙化的斑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钙化病灶的位置和数量,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有很大帮助。通过CTA成像技术观察血管内斑块的位置、数量、发展程度以及与附近组织的关系,可进一步观察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对狭窄血管的位置以及水平进行判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可靠的影像依据。当出现纤维性斑块或较软斑块病灶时,极易发生猝死的紧急情况。此时就需要行CTA检查后,结合其他检查和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5、结论

CTA血管成像技术对检查病变血管的狭窄水平以及斑块存在情况的判断比较准确;使用CT平扫技术,能观察到病变血管中的钙化斑块,但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混合斑块以及非钙化斑块,也无法观察到血管是否发生了狭窄病变,但在血管发生早期钙化性病变时,有一定检查意义,

冠状动脉CTA血管成像技术拥有比较成熟的系统,对于血管狭窄的诊断,CTA检查在无创技术领域可以说位列前茅,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1]刘长鑫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 用,2018,2(14):147-149.

[2]刘刚.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266

指导老师(通讯作者):董晓旭 山东协和学院

615168bb6663a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