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农民工子弟多一份关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1

请给农民工子弟多一份关爱

黄云志

来宾市武宣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经商或务工,他们的孩子往往也跟随入城就学。这些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它亲戚照顾,甚至无人监管,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枢纽,农民工子弟占了我们生源的一大半。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积极向上的学生,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摸索着,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维护他们的自尊

进城学习的农民子弟,往往成绩都不是很好。在传统观念中,有些教师常常把这些学生当成“坏学生”,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因此,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教育,还应注意采用以增强后进生自尊心为出发点的转化方法。他们是易受伤的花朵,教师不经意的冷淡、讽刺、训斥、歧视,往往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永远“差下去”。我班有一个学生才从农村转入,由于父母都做泥水工,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碌,可是生活还是较为拮据。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到古石滩野炊。这个同学由于不想花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而不想参加这次活动。我知道后,找了几个班干商量。最后邀他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条件是由他负责从老家拿竹子来烧竹筒饭。这样他就不用开销而发挥会烧竹筒饭的特长。那一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乐。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课常上有意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使其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自尊。

二、激励他们上进

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农村的孩子其实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而且很多农村孩子的动手能力往往都很强。创设良好的情景,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机会,让他们在情景中显示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潜力,点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我班曾有一个从巴马乡下转入的“大龄学生”,14岁了才读五年级,个头比别人高一个头,成绩却比别人差大一截。他平日沉默寡言,很少与别人交往。而刚刚转入的那个学期我们就举行校运会。他的大块头发挥了作用,为我们班争了实心球、50米跑等很多单项比赛第一名。我在班上隆重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在学习上加把劲,争取全面发展。为此他深受鼓舞,脸上开始出现笑容。后来他还加入学校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从那以后,他上课更专心听讲,作业也一天比一天整洁了,成绩也慢慢上来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挖掘农民子弟身上的闪光点,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激情,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就会积极上进,焕发光彩。

三、联系家长,共同教育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父母是第一位的,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积极沟通与进城务工、经商的家长们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由于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以为教育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家长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交生活费就行。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改变观念,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之责,关心孩子是自己份内之事。多关心孩子生活,多指导孩子学习,更多的倾注爱心,让孩子能享受到浓浓亲情。在向家长介绍情况时,应坚持“多引导、少告状”的原则,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有条件的学校多组织一些家庭教育的培训,提高家长们的教育、管理孩子的能力。

四、集体发力,促进转化

  农村的教育往往比较滞后,农民子弟的成绩通常也拉后腿。我们在做他们这一群体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注意运用班集体的力量。我们首先要教育优生不歧视农民子弟,要引导他们团结互助,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帮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优促劣,以取得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要争取为农民子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更多地动脑、动口、动手,大家一起进步。

对进城学习的农民子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无论怎样讲,我们都应该把这一群体当“人”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集体的作用,用爱心、诚心去关怀他们,以耐心、贴心去抚慰他们,这样才会走进他们的心灵,教育才会真正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