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进 策略研究

黄海斌

德庆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 肇庆 526600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到一点:“三通”提效增质,其中“三通”中的核心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本文在对照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试点目标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县试点推进实际,提出了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行动中提到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包括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等,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1]。2019年12月本县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试点县,并确定了10间试点校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全面应用。

一、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目标

广东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目标是基于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平台、空间、资源、课堂”四位一体的落地服务体系。本县应用目标是紧紧围绕试点总体目标,基于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创新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课堂。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并尝试创新用。

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本县信息化设备设施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缺乏保障机制,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下面突出的问题。

  1.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认识不足

尽管大部分师生都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但并没有深入发掘空间功能,应用停留在表面,大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或者想着试试就算,浅尝辄止。没能发挥网络学习空间重构学习环境、优化资源供给、变革教学模式、重塑评价方式、提升治理水平作用。

(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方式单一

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教学活动环节,大部分教师只是把平时线下课堂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空间,让学生观看学习,这并没有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教师也没有对课堂进行重组与改进,空间教学与传统课堂区别不大。

(三)教师学生信息素养普遍不高

教育信息化2.0基本目标中提到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要普遍提高。但在目前的课堂中,许多教师却缺乏快速搜集、判断、处理、创造信息能力[2],学生面临应试、升学等压力,信息素养培养也是相对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激励机制未形成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初期,教师与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机制和保障制度不完善,难以支撑网络学习空间常态化应用。比如考核教师教学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参与教研等多以线下为主,线上活动未得到有效的保障,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五)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效果评价较单一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效果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常见的评价包含注册开通率,登录人数,备课数量等,但这些还是比较薄弱的,并不能完整反映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效果。因此,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效果评价,要从应用常态化、应用模式、技术支撑、学习体验、学业水平、教师发展等方面考量,同时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教与学。

  1.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进策略

(一)深入调查,解决问题

各级教育部门要围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工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拓展调研内容,创新调研方式,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措施,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建议。本县在实施试点项目过程中,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调查指导,并为试点工作出谋划策,让区域推动试点工作更有信心。

(二)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加强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应用“人人通”和实现课堂变革的关键。通过组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全面培训,转变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观念,让教师意识到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发布资源,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重构学习环境、变革教学模式等。同时通过培训也让教师意识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是构建新课堂的必要路径,教师们可积极大胆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和创新。本县通过组织开展粤教翔云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员线上培训、试点校教师线上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人人通”国家培训以及10间试点学校线下校本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的有机结合,本县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理论和实践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应用积极性显著提高。

(三)统筹协调,保障实施

统筹各部门做好相关条件建设工作,是推动“人人通”应用的重要保障。为保障网络学习空间试点工作顺利推进,需协调教研和电教部门、学校、电信服务商、服务公司开展工作。电教部门可负责沟通联络,保障工作推进有序,保障平台稳定运行;教研部门参与教师备课磨课,确保授课质量;电信部门提供网络保障;服务公司全过程参与到平台运行保障、教师培训、活动策划、教师答疑等环节。正是通过各部门的协调联动,2020年的本县试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四)活动推动,示范引领

积极开展推进活动,是推动“人人通”应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人人通”应用教研活动,总结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应用策略,是达到推进试点工作目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2020年11月11日,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落地服务暨“人人通”试点区建设项目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在本次会议上展示了两节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融合同步(双师)课堂、数字教材应用的综合公开课,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改革乡村课堂教与学方式,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本次活动中兄弟试点县中小学教育交流团、市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人员以及我县中小学校长共90多人参加线下推进会,线上参与观看人数10万余人次,被多个新闻媒体相继作报道,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进做了很好的示范,更增添了教师们继续应用的信心。同时通过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21天趣味寒假活动”,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五)课题引领,加快推进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又结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进工作开展研究,既能保障工作应用落地的推进,也能促进研究成果普及和推广。从教师发展的层面看课不但有益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有益于引导教师看清问题和着力教改,课题成员的互动交流是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能够为教师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护航。

(六)评价激励,数据决策

仅延用原有的政策法规已不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制定与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相适配的政策法规、管理机制,保障空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空间建设与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为切实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在我县普及应用,我县将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考核范围,制定考核标准,对应用积极,开展效果好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利用“粤教翔云学习空间大数据”,了解试点校和非试点校的应用情况,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备课、上课、作业、班测、考试、资源等情况统计,以此发现使用较多较好的学校,使用积极的教师以及相反未开展应用的学校,并有针对性的做一些鼓励、提醒和督促。

总之,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组织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 支持过程性数据采集与分析,为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科学决策等提供依据,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佚名.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J].西部素质教育,2018.

[2]张毅.例谈高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24-25.

[3]陈明媚.贵州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策略[J].贵州教育,2020,No.660(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