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言行雅正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追寻言行雅正之美

黄健聪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510631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的标准和期望。2018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于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省属小学,积极帮助引导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维护好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积极培育“四有好老师”,是我们当下工作的重点。

师德师风建设是成于内而行于外的长期性工作,教师言行是良好师德师风的外在显现,综合体现了教师的思想道德、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七条便提出“坚持言行雅正”的行为基准,蕴含师德实践知行合一的要求。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主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势必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教师言行是一部最具生命力的教育学。《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小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言行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正确理解和实践《准则》中“坚持言行雅正”的行为基准,应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养分,修身修心,努力推进师德建设他律和自律相统一,最终达至知行合一。《王力古汉语字典》中释意“雅”有“正确、规范,高雅、美好”等含义,“正”有“不偏不斜、作风正派、正直”等含义。“雅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雅正之美”,无论是对人格、行为、艺术等都追求合乎规范的纯正之美。《荀子·修身》篇曰:“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提倡合乎礼度则雅,以“礼”加强人的修养,规范人的言行举止。

华南师大附小作为一所拥有得天独厚人文资源的全国名校,始终秉承“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校训,以传承传统文化、引领风气为特色,将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髓与学校的美好教育的理念相融合,努力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的强大磁场,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陶冶涵养师德,催生约束言行的内生动力,并最终内化成文化。

一是致力于厚植传统文化浸润的环境。从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打造全方位立体的传统文化浸润环境。学校秉持美好教育理念,以国学的视野、课程的视域、儿童的视角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从美育与自身、美育与自然、美育与社会三个维度系列出发,划分五大领域课程,即人格课程、智慧课程、健体课程、艺术课程和环境课程。特别是形成了国学吟诵教育特色、传统民间艺术、非遗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从2018年开始,学校校通过校内课后托管“430课堂”,为33个自然班安排非遗课程。“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已经成为华师附小非遗教程的核心特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先学后教、教学相长、德业并进,实现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力凝练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校训、“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校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和“明德、博学、行健、日新”的学风,无不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使其成为师生更自觉、更鲜明的心印与共识。在校园景观设置上,也注重凸显传统文化元素,在我校的风雨长廊下,悬挂了以“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主题的经典美文美句,让每一位师生走在校道上都可以欣赏到精典美文,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经典美文的熏陶。在学校办公楼,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为设计理念,利用两层楼面内墙,设置了凹凸排序的印刷术汉字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设置非遗作品展览,班级布置也结合“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的课程内容凸显非遗课程的特色,教师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接收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二是致力于涵养教师自我修养的能力。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形成了如慎独、克己自律、见贤思齐等修身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积极加以借鉴,引导教师向内探寻。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校长工作室跟岗等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见贤思齐,在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时积极回应职业敬畏、职业收益、职业幸福等价值追问。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积极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政策文件,开展正反面典型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师德认知,促进教师克己自律。

三是致力于追寻教师言行雅正之美。积累沉淀的师德品质最终将转化为教师言行。我们积极提倡教师言语应以立足教育性,遵循规范化、专业化和艺术化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人际交往中使用标准普通话、专业准确、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和沟通交流,反对语言暴力,要在有温度的言语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完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在教师行为举止方面,提倡合乎礼度,端正合宜,体现为人师表的榜样效应,在行为举止中展现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



611a1cf077355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