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浅析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

夏芳

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总校

摘要:现如今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服装结构制图作为我国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何能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中,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是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师们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服装设计制图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寻找提升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结构制图;课堂教学

引 言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有一门必修课程,那就是“服装结构制图”。这门课程对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要学好这门课程并不容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好好的解决,将会对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程度、服装材料的认知、缝制方式、成本意识等都会影响到服装的结构设计,从而影响到最终服装成品的质量与实际的穿着体验。这些知识点并不能全部从现有的教材中获取,而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完善。在日常的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应当渗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现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服装结构制图的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

《服装结构制图》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件事,就必须先要完善他的工具。对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而言,《服装结构制图》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便是他们的工具。只有学好了理论知识,学生才知道在实训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运用进去;也只有学好了理论知识,学生才有能力设计出符合人体构造、服装穿着对象的性别、年龄、地区和用途等多种不同因素构成的服装。因此,我们首先要注重的便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结构制图设计中,首要目标是设计出符合人体构造的服装,让人能够穿得舒适,穿得贴身。因此对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中职生而言,他们先需要学习的便是模块一“人体知识与量体”。而在此模块中,在我们需要侧重人体外形与结构、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的教学。这部分知识较为冗杂,短暂的课程时间内,学生难以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微课等线上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且初步了解人体的外形,如人体可以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以及下肢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中每一个部分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当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掌握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随之提升。此外,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并利用最为直观的视频形式为载体,辅以文字、图片、声音详细地向学生展示和讲解人体的外形,如颈、胸、背、手肘、胯关节等部分处于人体的那些部位以及各自的形状,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课本向学生进行粗略地介绍。课后复习巩固环节,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线上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复习,从而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存疑,加深巩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近年来教学遵循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服装结构制图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穿着对象的性别、年龄、穿着时间以及所处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实践性课程。例如男性与女性的身体结构差异,夏天穿着的服装与冬天穿着的服装的季节性差异等。而这些差异又是一位成熟的版型师必须准确掌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裙装为例,现如今裙装的分类众多,不同的人对于裙装追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夏天,为了舒适,人们往往会选择布料轻薄透气的超短裙或是短裙;而在春季或者秋季,基本上会选择面料相对比较厚实且保暖的长裙或是中长裙。因此在传授此知识时,我们在完成基础款裙装的主要构成因素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后,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我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探讨,让他们探讨哪些类型的布料和哪些类型的裙装更容易受到穿着对象的青睐。我们在旁要适当地给予学生启发以及为学生答疑、解惑、丰富完善所探讨的内容等。

三、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到实践中,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的《服装结构制图》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运用能力,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便是把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相关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获取经验。通过在校企交替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来提升自己在服装结构制图这一学科中的不足。《服装结构制图》这本教材中学生需要学习多种服装的结构设计,以实践模块中模块七“项目四 男衬衫”为例,虽然这种服装的结构较简单,但是不同男性的身体构造也存在着差异性,这又使得男衬衫在种类上显得十分丰富。为此我们可以让相关企业提供数据,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人体来绘制出符合各种体型的男衬衫结构图,增加他们的实际制版经验。反过来相关企业通过对学生实践中版型的观察,把制版中不合理之处明确告知学生,如制造成本偏高、面料的舒适度不符合人体体感等等。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自己制版不合理的原理,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服装结构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较高的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我相信,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会越来越轻松,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多,进入企业后也能更加迅速地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远艳杰.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结构制图中的教学探索[J]. 人文之友,2020,6(6):212.

[2]覃炳产. 中职服装结构制图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51):158-159.

[3]陈小娟.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纺织报告,2020,39(6):111-113.

[4]刘红艳. 论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9(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