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3

贵州省“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赵维涛 张玮 尹寒阳

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邮编: 110000

摘要 :“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公益夏令营,为了让青少年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强健体魄、提高综合素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黔行少年”冬夏令营的营地活动和基本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黔行少年”冬夏令营的形式比较单一; 青少年更喜欢户外项目和动手活动;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黔行少年”冬夏令营更偏向于说教,弱化了体验和实践的内容。

关键词:“黔行少年”; 青少年; 营地教育; 课程设置;冬夏令营工程

引言:体育对青少年是身心健康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让青少年在大自然中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不畏艰难的良好品质。不断地向国外营地建设经验学习;持续地更新营地活动内容和提高课程质量。

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发展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体验活动[1]。《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提出:以在自然环境为载体,以培养青少年参与团体活动的兴趣和技能为目的,具有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的场所[2]。营地教育机构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如表1[3]

序号

国家

营地数量(家)

营地属性

1

美国

12000

公益+社会+政府

2

俄罗斯

55000

政府大力资源支持

3

澳大利亚

400

学校+社会

4

日本

3500

学校+政府

5

加拿大

700

政府+社会


21世纪以来,营地教育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课程板块也日渐成熟,国际露营联盟将营地教育特色的课程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如表2[4]

表2、国际露营联盟—营地教育特色的课程框架

序号

课程方面

课程计划

课程内容

1

体验式教育

通过亲身体验身体直接感受

2

在自然中的教育

学习掌握野外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

3

运用自然的教育

在非日常性的集体生活及各种
户外活动中锻炼、发挥个人才智

4

理解自然的教育

建立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武孝毓[5]指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美国日间营地的课程评价体系比较完善。杨菲[6]指出,应该在营地的课程设置上形成多方位的风险管控体系,给予青少年充分的“试错空间”。傅丽纯[7]指出,美国童子军的课程是根据年龄进行分层设置。何俊峰[8]指出,国外营地在课程设置方面,每个国家又会根据本国的文化、地形地貌设置特色的营地项目。

综上所诉,国外营地在营地课程设置上系统比较完善,营地课程不仅有课程评价体系来保证有效性,并且在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强调形成多方位的风险管控体系,按照年龄进行分层学习以及其他地域特色课程。相比较而言,国内的课程存在大量的同质化现象,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诸多不足。

1.研究方法

1.2文献资料法

利用CNKI的高级检索功能,检索主题词“营地教育”共有129篇文献资料,其中有6篇是有关于课程方面的.

1.3实地考察法

学校安排到贵定县游你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实习,学习到“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的课程设置以及整个课程内容,发现“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课程设置的优劣势。

1.4对比分析法

通过把“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作比较,找出“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与其他国家营地教育课程设置的差别.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青少年营地教育的开展状况分析

营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能够全面的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营地教育搭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近年来发展迅猛,社会上也认识到营地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在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营地教育的事业发展,立足于国情在全国推动营地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和深度的社会认知。

2.2贵州省青少年营地教育理念分析和“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黔行少年”旨在通过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等资源,广泛开展户外运动、体育技能培训、野外生存、自然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主要课程包括:1.自然知识和环保类2.户外知识和技能类3.民族文化知识学习和体验类.

2.3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营地教育的课程开展分析

2.3.1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营地教育的理念

1998 年美国营地协会的定义: 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有价值的体验活动。营地服务对象也分有层次,针对青少年的夏令营有更为细致的年龄分段 ;营地主题类别,例如体育、野外生存、特殊需求等。

2.3.2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营地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表3 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营地教育课程发展

时间

课程环境

对象

课程内容

初期

大自然、户外

青少年

简单的户外运动,提升综合素质

发展

大自然、户外

青少年

团队的合作意识

20世纪中

大自然、户外

青少年

加入探索冒险的团队体验活动

现在

大自然、户外

青少年

户外活动种类繁多,挑战合作类为主

2.4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营地教育与“黔行少年”冬夏令营课程设置的差别分析

“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的课程和美国营地教育课程种类相近,“黔行少年”课程设置主要是让青少年在走进户外、亲近自然的同时,达到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掌握2-3项体育技能的目的,更大的特色是让青少年深度的学习和保护民族特色文化。而美国营地教育课程设置更多是户外探索类,更加强调冒险精神和探险意识,在户外运动项目方面比“黔行少年”丰富的多,主要原因有:

  1. 国内应试教育缺乏冒险精神

二、国内营地教育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三、国内营地教育发展时间尚短。

美国营地教育除了户外探索类还有生活技能类,培养青少年个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学,课程设置也天差地别,例14—20岁的青少年课程设置就会偏向于社会适应和体验社会工作等。由于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美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所以课程设置中的环境保护课程也是重中之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中的课程在每一个站点都有一些区别,不过课程,从整个“黔行少年”课程看,课程形式单一,并且课程深度比较浅,使得青少年并没有更深的感触和获得有价值的体验,弱化了实践,偏向于理论,课程缺乏探索和创新。户外探险类和生态教育设置相当薄弱,在年龄分层方面,课程设置基本没有调整,导致大龄和低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没有得到想要的体验。

3.2建议

全国各省积极推动区域公益冬夏令营活动开展,贵州省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冬夏令营工程,加大投入,积极谋划,科学的确定“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的管理标准和运行规划,争取尽快完善“黔行少年”冬夏令营工程建设,树立全国特色营地教育的标杆,以指导和规范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薛保红 南 燕.发达国家营地教育发展及其启示 [J] 2014.(12):3-5

2.吴君生.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J] 2015.(10):2-5

3.中登协青少司组编.营地建设和管理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3) :1-2

4.何文娜 张俊峰.国外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启示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9):2-3

5.武孝毓.美国日间营地课程的规划设计及管理体系研究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137—138

6.杨菲.美国营地教育的典型模式 [W] 中国旅游报 2019.(5):2-3

7.傅丽纯.美国童子军的课程与教学 [D] 华东师范大学 2016.(5):20—28

8.何文娜 张俊峰.国外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启示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