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提问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基于课堂提问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冯耀明

( 宾阳县洋桥镇中心学校那马教学点,广西 南宁 530413)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度;另外,通过科学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实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出有效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和交流才能使课堂顺利推进。而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提问的合理嵌入,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对话,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并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和高效。提问还能够最大限度唤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以切实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认识,本文围绕如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了分析和探究。

1.在趣味情境中融入数学问题

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分析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提问活动时,可以将具体的问题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之中,以便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这一课时,教师拿来一个时钟给同学们看,调动时间,然后向同学们提问是多少点。大家都能整齐地回答。对于钟表上的时间,他们能容易看明白。教师接着提问:有白天的时间,也有晚上的时间,那时间是如何看的?钟点的时间只有 12 格,如何表达早上 8 时和晚上 8 时呢?这可难倒了大部分同学,他们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对于普通计时法、一天 24 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感知弄清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让同学们明白有凌晨 1 时和下午 1 时、凌晨 2 时和下午2 时等等。在这样的实物情境和问题中,同学们很容易理解 24 时计时法,让课堂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

2.课堂提问对学生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不能仅限于练习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还要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指明一些思考的途径。如果只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练习知识,缺乏自己动脑的能力与自觉性。如果不能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那么学习的兴趣就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淡化,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在学习“千克和克”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安排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观察记录蔬菜、文具、零食等各式各样的物品的重量。在课堂上随机提问一些同学,请他们说出自己记录的生活实例,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千克与克之间的转换。教师自己也可以搜集一些例子,比如一个苹果重 150 克,一个南瓜重 4 千克等。这样的例子贴近生活,方便学生理解千克与克的概念,也能避免学生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此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强化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3.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提问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其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差异性,借助分层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性学习和探究,以便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教师根据课本要点设定了教学目标与任务之后,就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设定难度、深度不同的数学问题,同时将其分散到不同的授课环节,及时选取对应的学生作答,确保学困生可以在回答基础性问题的过程中重塑自信、收获成就感,使中等学生在思考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能够夯实基础、突破自我,同时要让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挑战难度大、有深度的问题,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由此一来,学生们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取得更多进步,从而体现出课堂提问的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合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提问

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常常会设计各种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通过动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此时,教师可以将提问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解几何知识时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利用白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几何模型,然后根据课本中的提示进行裁剪、拼接或者拆分,同时要让学生跟随进度一起动手操作,并在此过程中及时提问:“这个操作步骤的原理是什么?接下来要怎么操作才能推导出最后的结论?你在实践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由此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切实增强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5.注重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有序的,因而教师在组织课堂提问活动时,需依托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定环环相扣的问题,使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知识本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加深其印象,辅助他们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新课时,可以先结合与之有关的旧知识来提问,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概念和公式,然后可根据新旧知识的关系来提问,让学生在思考、转化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引出新课内容,接着教师可将重点专转向新的教学内容继续提问,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和探究,按照顺序推导出最终结论,并将其与旧知识对比,通过整合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帮助他们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

6.合理评价保证提问的效果

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应包括反馈和总结的环节,即教师对学生所给答案的实时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弥补学习中的疏漏,或是学到更多有效的解题方法,形成灵活的数学思维。例如,当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给出了正确结论和清晰的步骤时,数学老师要对其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思考成果,并再次强调该问题的关键点,指出学生所给答题思路的优势,若学生答错,教师也不能急于否定,而是要认真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准确了解其出现失误的步骤, 然后先肯定他们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再通过简单提示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使之学会自我反思、验证检查,进而给出正确的结论,以此可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课堂提问活动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提问,更加要让课堂提问具备较强的艺术性与技巧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参与到问题解答中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芬.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读写算,2020(24):121.

[2]葛正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9.

[3]董宝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N].发展导报,2018(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