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

胡久跃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湖南省长沙市 410014

摘要: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已逐渐的打压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新课程改革制度的实施更加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革新,教学的主体地位也逐渐转向学生。并且只有在实际的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为主,从而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教学知识时,理解和掌握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本文主要针对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可实施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策略

高中时期是学生时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物理知识内容。那么就会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很多问题,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如今在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了主要教学目的,因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调动学生潜在的意识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的意义及重要性

在我国高中时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能够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其中高中物理这一学科在高考时,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性,能够为学生的升学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物理这门学科是在初中就已经开设了此门课程,但是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相较于高中的知识内容可以说是要简单很多,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难度。因为在物理知识内容中,有着较多的抽象性的知识点,并且还伴随着许多逻辑性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本身缺少抽象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在面对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时,就像是在面临着一个较大难题似的非常难以认知。其实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健全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将抽象认知向经验认知进行转换了,不过在遇到较为复杂性的知识内容时,还是会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1]

并且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就是高中时期,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正确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一来有效的培养抽象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系统,并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探究能力以便提升学生抽象性思维

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来促进抽象性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推理,在经过推理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性思维。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今后有效的物理教学奠定基础[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中,《重力和弹力》 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互相作用力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从中明白力的产生原因或条件,然后研究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在探究中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启发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学习反思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反思教学”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反思教学”的主要进行方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物理知识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和分析,最后结合结果进行反思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学过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有序回忆,也可以在遇到和物理相关的难题时进行反思[3]

例如: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面对出错的习题时,运用“错题管理”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就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因为在运用“错题管理”时,是学生本身意识中认识到错题,启发的自身的管理意识,将错误的问题进行综合的整理和分析,最终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在之后对查找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使其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在看待问题时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达到能够理解知识点,和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促进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能够充分的认识各事物和问题中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同时这也能够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中所包含的因果关系,从中能够让学生明显感受到科学知识所具备的严谨性,同时还能够增强物理理论知识,和物理实践两者之间的联系。客观分析物理内容中包含的因果关系,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进度,并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起到有效助力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物理现象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4]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内容时,其中主要内容就是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特点等,物理老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展开客观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存在哪些本质上的却别?”、“在某种条件下应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学生只有掌握在物理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这样才会了解具体的原因,从而才会深度的理解物理知识内容。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能够有效的增强抽象思维能力。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这一科目的学习,其本身学习形式就是需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进行的,通过学习能够体现较高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其综合素质培养。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20,(3):82-83.

[2]吴廷忠.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8):98-98.

[3]吴廷忠.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102-102.

[4]冯鹏,荆利莉.浅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1):2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