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火龙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 探秘火龙果 》

何昕玥

江苏省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210000

第一部分:《我们和火龙果的故事》

故事起因;9月我们又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开始用观赏植物、个人种植植物等来丰富自然角,给自然角带来新的生机。看着阳台上的老朋友植物,有人提出了意见——阳台上总是种一些大蒜、葱、青菜、苋菜,难道就没有其他植物可以种吗?我们平时吃的那些好看又好吃的水果是怎么种出来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自动组成了讨论小组,通过讨论来解决有哪些水果籽适合即将到来的秋天播种的问题。

大家纷纷提名自己爱吃的水果,有草莓有西瓜,但是种植的现实性不断被否决。小番茄提出了昨天午点时我们吃到的水果——火龙果。小番茄的提议得到了伙伴们的肯定,火龙果好像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而且挺好吃的,如果长出了火龙果我们就可以每天吃到了!

确定了要种的水果,小朋友们摩拳擦掌,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采摘果实了。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火龙果的种子在哪里?我们怎样得到它?头脑风暴后,我们决定尝试用手抠、用镊子夹、用勺子舀等方法取籽。

用不同的方法取出种子后,将种子上的果肉冲洗干净,平铺在纸巾上晾干水分,我们的种植第一步就完成啦!

我们已经成功地得到了种子,但是又迎来了更多的新问题。

“火龙果是长在哪里的呢?”“火龙果是怎么长的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播种火龙果的种子呢?”“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

因为不熟悉火龙果的生长特性,我们同时采用了土培法和水培法,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还可以做对照实验,进行比较。此前我们有过水培种子的经验,现在又学会了土培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准备就绪。萱萱担任土培小队长,带着小朋友们分土、播种,做好时间标记,井井有条。洋洋和他的伙伴负责水培,铺垫纸巾、摆放种子、湿润纸巾再小心地做好遮光。

火龙果种子宝宝种了下去,它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来细心地照顾它。及时观察土壤湿润度、纸巾湿润度,太阳太大或者温度太低就把它们拿到屋子里来。在小朋友们的关注和照顾下,一周过去了。土培的种子毫无发芽的迹象,水培的纸甚至都发霉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受打击,到底我们还能不能种出火龙果?

第二周的一早,一声惊喜的欢呼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水培的种子发芽了!虽然纸巾发霉了,但是种子依然顽强地活着,还好我们没有早早地放弃。种子发芽这一大好消息调动起了大家对于种子的积极性,小朋友们更加积极地来观察照顾种子了。种子的小苗在大家的照顾下越长越高。

在自然角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本,涵涵是最认真记录它们生长状态的人,每周都会来在自然角观察,定期来给种子画像。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坚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涵涵的种子画像越画越多,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版块《火龙果的生长日记》,专门用来记录种子的点滴变化。

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小朋友把他们观察到的种子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火龙果的生长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美工区也多了火龙果种子的“周边”,从黑黑小小的种子到绿绿的小芽,再到成熟的果实、果树。全班的小朋友都加入了火龙果的畅想创作之旅……火龙果小小的种子好像也在我们的生活里发了芽,果实结满了我们的教室。

第二部分:《故事中的故事》(搭建鹰架)

孩子们选择种植火龙果,是一个比较“突然”的决定,事先我们没有为此做一些准备。在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后,我们及时地做好了材料的准备工作。

因为要开始一段植物的种植观察记录过程,我们在自然角给孩子预留出“火龙果探秘区”作为观察记录区,并把他们初期的讨论过程的照片打印出来,布置在了这个区域,吸引他们的注意。

种植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现有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充分发挥了支架的作用。充当了他们的助手,利用班级的多媒体搜索答案并向他们转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科学素养正一步一步的形成,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支持幼儿自发的探索活动,并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在孩子观察所得的基础上,提供适当帮助,引导孩子进行连续观察。

在幼儿自主探究之后,我们发现幼儿的关注点非常多,于是在晨间谈话中让幼儿说一说,火龙果应该怎么种植。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火龙果的种植方法,并用写和画的方法记录下来,从中孩子们学会了多途径的发现和探究方法。《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接触自然活动中,感知生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关注动植物生存的意义,开启了孩子种植的探索之路。同时,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结合一起长大等资源,让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寻找资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增近亲子之间的交流,拉近亲子关系。

在孩子忙碌的过程中,我们将他们的身影留存并分享,他们在看到自己的照片后很是开心,自豪地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劳作。种植故事被展示,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渐渐地来到自然角人越来越多,孩子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在孩子们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供了画纸、彩笔、黏土等材料供幼儿选择,结合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发现的、想表达的、想尝试的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目标中提出,幼儿经常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孩子在这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艺术涵养得以提升。我们应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尊重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促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幼儿的变化是看得到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变化一:在火龙果的探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的自然角前所未有的热闹,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以孩子兴趣为基点进行游戏,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变化二:在火龙果探秘活动开展中,孩子们变得更喜欢亲近自然,在每天中午散步的时间里都会主动地去探秘大自然。

变化三:探秘活动开展,点燃了班级其他区域的活动,孩子在不同的区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师观察幼儿时,不仅要去看、去思考,当幼儿探索时,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支持幼儿的探索过程。这些方式包括观察、提供鹰架、支持同伴互动、认可儿童是学习者、帮助儿童遵守规则以及记录学习过程等。对环境精心设计,不是做一个设计师布置好教室可见的装饰;教师的精心设计应该体现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鹰架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