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特征及其与体质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初中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特征及其与体质的相关性

徐声造

平阳县 水头镇第二中学 325405

摘要:为了保持学生健康优美的体态,以及确保其身体能在成长的黄金时期获得科学的训练,学校和教授都要对体育课堂的科学设置进行重点关注,尤其是要明确体育课所设置的运动负荷强度和学生体质之间的关系是否相适应,若是两者不相适应,不仅体育活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学生的体质也无法得到科学的提升。本文在吸收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运动负荷强度和学生体质关系为切入点,探寻确定体育运动负荷强度适合学生体质状况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体育运动;初中生;负荷强度;体质

一、引言

中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点阶段,也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各方面均衡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在中学阶段最好能通过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既能有助于学生保持优美的体态,也能确保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是所有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和教师都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堂获得全面均衡发展是考量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衡量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初中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在近些年来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科学的方法设定符合学生体质的运动负荷强度,负荷强度没有根据学生体质上的个性差异进行设置,而是忽略学生在体质各方面的差异设置了统一的运动负荷强度,导致大多数学生运动时承担着超负荷的运动强度,身体素质不仅因此没法提升反而还发生了下降的情况。运动负荷强度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学生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性别上的特征特性、年龄上的差距、身心的整体发育状况等因素,然而大多数学校在设置运动负荷强度时都没有到上述因素,或者只考虑到了某一个因素,缺乏考虑相关因素和考虑的单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了所设置的运动负荷强度与学生的体质状况不符,对于如何科学有效确定与学生体质相适应的运动负荷强度的问题,教师和学校急需展开深入的反省和思考。

二、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一)运动负荷强度的基本内涵

所谓运动负荷强度,指的是人在身体机能正常情况下,每次完成特定量的训练活动后,身体所能负担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其中生理负荷量和运动负荷强度都是影响体育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其中训练的次数和时间是影响生理负荷量的两大因素,而运动所负重量和训练速度是影响运动负荷强度的两大因素。生理负荷量和运动负荷强度都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在设置的过程中最好考虑到人的年龄和生理状况、身体机能状况等因素,只有合适的生理负荷量和运动负荷强度才能保证体育运动的有效性,确保人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较好的体态和身体素质。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强度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已经成为衡量体育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运动负荷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人完成训练活动后的心率和练习密度来评定。

(二)设定科学合理体育运动负荷强度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可以根据运动后脉率恢复所需时间、运动时的机体反应、运动过程的脉率变化程度、运动负荷量等级来分析所设定的运动负荷强度是否科学合理。现在各学校的体育运动负荷强度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堂都是设定统一的体育运动负荷强度,这样的统一设定只能适合某些学生,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个运动负荷强度过大了,功劳过度会损耗身体整体机能,导致体育运动锻炼不能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预期教学目的,过大的运动负荷强度也会抹杀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另外,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这样的运动负荷强度可能又偏小了,运动负荷强度偏小,导致体育运动无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生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学校若是无法对体育运动负荷强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就无法保证体育运动发挥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之功能。[1]

三、设定科学合理运动负荷强度的方法和对策

(一)科学调控体育运动负荷强度应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工作,根据各位学生在机能上的差异来设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强度,保证每位学生的体质都能适应所设定的运动负荷强度。

例如,在浙教版体育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科学方法,通过平时的体育项目检测,对学生各方面的特质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来设定相应的体育运动负荷强度,从而保证为每一位学生所设定运动负荷强度是符合其体质特征的。

(二)引进科学方法检测学生体质以设定符合其体质的运动负荷强度

当前所有学校都没有科学检测学生体质的方法,学生的体质通过传统的人工测定法所获得的结果往往会偏离真实结果,可参考程度不大,需要专业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体质进行精确测定,在每位学生体质确定后,才能根据该其体质结果以设定相应的运动负荷强度。

例如,在浙教版体育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科学检测体质法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是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训练活动,检测其运动后心率和运动开始前的心率对比差,以此来确定该学生的体质,在确定体质后,根据相应的算法确定符合该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

(三)设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强度需要体育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体育教师是为学生设定科学运动负荷强度的主要负责人,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对其所设定的运动负荷强度的科学合理性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以保证体育运动负荷强度负荷学生的体质情况。[2]

例如:在浙教版体育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也主张,要通过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来为设定合理科学的运动负荷强度奠定基础,教材也提供了相应的如何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包括定期举行检测其专业水平的考试,定期开展培训其专业技能的课堂教育等等,对通过能力考试和能力训练的教师进行资格认证,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其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积极性。只有教师专业水平高了,才能保证体育运动负荷强度时符合学生体质的,是在考虑了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设定的运动负荷强度。

结语综上所述,体育运动负荷强度与学生体质具有密切的联系,运动负荷强度在设定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体质,不考虑学生体质而设定运动负荷强度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因此,如何科学调控运动负荷强度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点工作,根据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符合学生体质的运动负荷强度,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军.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801-804.

[2]朱琳.中大负荷强度下初中体育课不同体能练习手段的负荷量标准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