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初探

高颂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我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古典诗歌传承至今,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伴随我国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推进与落实,高中语文课本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古典诗歌内容,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瑰宝,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有很大的学习难度。那么立足核心素养视域下,把握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古典诗歌鉴赏活动?本文将就此教育课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古典诗歌; 鉴赏能力

翻开高中语文课本,一篇篇古典诗歌映入眼帘,学生通过诵读、鉴赏与感知,与诗人对话,沉浸于情境中,忆古思今,获得心灵净化与审美熏陶,也引领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可见古典诗歌教育对于高中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根本要求,高中语文教育要从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四个层面为落脚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核心素养要求为指引,精心规划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活动,具体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分析如下:

一、诵读体验,深入文本对话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在学习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从中获得文字美、情感美与韵律美的熏陶。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应指导高中生以诵读古代诗词而加深体验,通过领悟、积累与运用,提升鉴赏品位,获得审美情趣。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在用心感受的过程中深入文本对话、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歌的意蕴与思想。例如,鉴赏曹操的《短歌行》时,“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指导学生以低沉的语气诵读,以悲凉的情绪抒发曹操内心的哀愁;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指导学生以轻快、潇洒的语气诵读,表达一代枭雄曹操的胸怀坦荡与豪放洒脱。在朗读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文言文的精髓,获得语感启发。

二、领悟意象,升华艺术境界

古人创作的诗歌善用“意象”,以此营造意境美,带给阅读者深厚的审美体验,对于语言的理解与揣摩玩味无穷,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境界。例如,鉴赏杜甫的《登高》时,开篇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了风、天、猿、渚、沙、鸟的意象,展现在眼前一片凄凉的秋天之景;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秋风、落叶、长江,再次勾勒浓郁的深秋之意。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则抒情,通过情景融合,传递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羁旅之愁。再如,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通过把握秋风、黄花、过雁、梧桐、细雨等意象来捕捉诗人的内心,呈现他悲惨的处境与内心的孤寂、哀愁,诗人娓娓道来的正是人生的一种悲剧美。

三、还原本真,把握情感基调

诗歌的魅力源自于语言要素的巧妙运用,不同诗人的人生阅历与情感表达,也带来了不同的语言风格。所以学习古典诗歌不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领悟与理解,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辨证思维,从不同角度去揣摩与感受,还原语言建构的本真,抓住诗歌的情感基调,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鉴赏效果。例如,鉴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本节课从五言律诗的结构特征及语言特征着手,先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首颔颈尾”,在此基础上深入思维训练,总结诗歌的主旨思想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在诗歌的前四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介绍了自己的性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则描写前半生的仕途,而“误落”一词正是表达“冲突”,并隐喻向往的田园生活;在后续的语句中,又从“仕途”过渡转折到“田园”,虽然诗人曾经走错了人生的方向,但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终究有了自己的归宿。层层递进的剖析,完成了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

四、歌以咏志,感知文化底蕴

古典诗歌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了传统民族精神与风俗习惯,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人“歌以咏志”的思想与情怀,感知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陆游在《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王昌龄在《出塞二首》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气,每一句广为流传的诗歌都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还有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思乡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歌颂的深厚友谊等等。通过鉴赏古典诗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体验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魅力。

总之,立足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反思传统语文课堂古典诗歌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过于关注语言知识的渗透而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及育人价值,并不利于培养当代高中生的文学素养与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中华民族古典诗歌的继承与传播。因此把握新时代教育背景,我们要打破定势思维,努力设计新型语文课堂,让古典诗歌鉴赏活动更有趣味、更有活力、更有深度,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对学习古典诗歌充满激情,提升语文教育的实效性,顺利完成古典诗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古典诗歌的熏陶下获得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武康.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下),2021,(1):76-77.

[2]万火成.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