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研究

何宇洁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信息化审计模式的提出对当今国内审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对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均为形成一致的理念。本文基于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审计人才的需求,介绍了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培养现状


21世纪伊始,全球经济迎来飞速发展时代,能够取得真实有效的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信息有益于投资人、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如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国际上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无法真实可靠地对外反映给企业投资者以及市场中的潜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因此,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均无法通过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经营实情,因此也无法据此做出科学、合理的相关决策或对行业进行调控。财务舞弊不仅仅会对企业和个人产生经济危害,还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相关概念

(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出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学术界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概念界定存在一定差别,但大

部分将舞弊与欺诈、造假、信息失真等相关联。AICPA(1997)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定义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故意隐瞒或错报重大事项,即发布不实的财务报告。Treadway委员会在《特拉德维委员会报告》中对财务舞弊进行了描述性解释,认为“财务舞弊行为是主观故意产生并且会发布误导信息使用者的报告的行为。”2006年,我国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该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将财务舞弊行为定义为:企业有意通过使用欺骗手段来获得不应有或不合法的利益的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6)。

(二)财务舞弊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1、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不相符导致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内容与原始凭证不一致。会计信息失真所包含的内容比单纯的财务舞弊行为更广泛,具体来说,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包括财务舞弊行为还包括盈余管理、会计制度缺陷和会计差错。会计信息失真根据导致失真的动机分为有意失真和无意失真;会计信息有意失真根据是否违背会计准则又可分为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行为,相应地,会计信息无意失真分为会计差错和会计制度缺陷。

2、与盈余管理的区别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在遵守会计准则、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适当调整的管理行为。其本质是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层的要求下利用现有会计法规和准则存在的漏洞,对企业会计信息特殊处理,从而使财务报表得到更符合企业利益的优化。所以,盈余管理虽然也是一种可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但却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而财务舞弊行为本质上是违法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

(一)虚构或模拟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对会计主体进行明确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区别会计主体与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会计主体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对会计主体进行虚构或模拟的企业常常因业绩不好或者资产规模较小而难以上市、募集资金或者获得银行贷款,因而希望通过虚构或模拟会计主体达到以上目的。

(二)关联交易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把双刃剑,有有利的一面即通过关联交易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商业谈判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运用行政力量确保某项合同达成可能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为交易的价格、方式并不是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达成一致的,所以这种不公平会影响股东的利益。在我国,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为了能够遏制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财务舞弊活动,《企业会计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2006)》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正是因为关联交易存在人为操控,为有舞弊行为企图的公司制造利润转移的机会,纵使有严格信息披露制度限制关联交易,其依旧成为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财务报表粉饰方法被广泛利用。


三、财务舞弊行为防范与治理

(一)减少财务舞弊压力

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王要动机是为了应对国内资本市场管制政策,包括上市发行政策、配股增发政策、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政策等,因为一旦不能达到这些政策的要求,就会面临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例如在首发上市阶段,《公司法》就有明确要求——公司如果发行新股或上市,必须满足近三年内连续盈利的条件。所以,国内一些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为了能够顺利上市,就会考虑铤而走险,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虚报虚增利润。又如,《公司法》还规定,上市公司如果三年内连续亏损,并在限期内未能扭亏为盈,将被终止上市。这些监管政策的制定初衷是积极的,也确实起到一定的规范市场保护投资人、债券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都是双刃剑,一旦企业经营不善,面临退市风险,重压之下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所以,减轻企业面临的管制政策压力,也就会降低上市公司舞弊的风险。减少压力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市场化的监管理念,这就需要政府端正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要缩小自己的权力,这样才能释放企业活力,减轻企业压力。

(二)消除财务舞弊机会

现代企业往往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分离,于是存在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经营者牺牲所有者的利益为自己谋利的土壤。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控制在经营者手中即内部人手中,所以内部人相对于企业所有者存在明显的信息优势,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无法充分获取,股东就很难对内部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公司业绩不佳时,内部人就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玩弄会计报表数字,进行财务舞弊。面对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消除内部财务舞弊机会的方法是从“减少治理层与管理层人员交叉重叠现象”“应约束大股东行使权益”“完善监事会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四个方面完善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 姜孟玉.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昆明机床财务舞弊成因及防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 金晓斌. 企业财务舞弊手法与防范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