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张秀萍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杨时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已成为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作为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促进教学导入省时有效。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课改以来,创设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的具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精心设计导言,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且要从教学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尤其在新课导入时更应该讲求高效,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如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我先让学生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然后让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同学站起来两次,有些是一次。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24、……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就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 ,叫做公倍数。(板书:公倍数)刚才还有哪些同学站起来两次?

 生:12、18、24、……

  师:那么我们可以说12、18、24、……也是2和3的公倍数,在这些公倍数中你能找出最大的一个和最小的一个吗?

 生:不能找出最大的,可以找到最小的是6。

  师:两个数的公倍数没有最大的,有最小的,因此我们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常只研究最小公倍数。(我在“公倍数”前板书“最小”)由此揭示课题。这样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在情境中绽放。

  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推动学习氛围浓厚深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由此可见,参与效率与学习时所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相关。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与学法也就不同。一堂好课往往是揉合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得主动有实效。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课始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把各自想象的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画在纸上,这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把展示出来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然后是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练习中的“找一找”、“摆一摆”、“折一折”再次通过个人、小组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方面也得到提升。

三、课堂练习精编巧练,增强学生练习扎实有效。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节课中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在练习的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精心编排,巧妙练习。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一堂课练习的时间有限,练习量不可太大,但必须尽量覆盖整节课的知识点,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要形式多样,还要充分考虑练习的实用性、以及练习的检测功能和思维训练功能。

  这里我以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为例,说明练习中知识的综合应用。我在备这节课时设计了如下题目:

 为了便于和同学们加强联系,我把我的座机号码留给大家: 23□□□□□。从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个□里的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

  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第五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

 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概念很快知道了我家的座机号码。接着,我又说:“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或家长手机号码,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设计’一道题目,来考考大家。”题目设计的要求是:① 不能直接将号码出示。②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③问题表述要清楚,题目设计要新颖。

这样的练习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拓展性,实用性融在一道题中,“做题”和“编题”并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被充分激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四、适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所做出的教学评价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评价。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学生通过好多例子发现了这些算式的商都是不变的,但是就是不能用语音来表述,这时班里一位中等生怯生生地概括出了:“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虽然他并没有说完整。(零除外)但我还是非常肯定他的回答:“同学们,他发现了一条重要规律!这是什么规律呢?是这位同学发现的,我们就叫赖氏定律吧。”接着再把“赖氏定律”补充完整,我发现这位同学无比兴奋,学习积极性无比增强,整节课听得相当认真,我认为教师的这句评价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评价应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可以在他的作业本上简单地留下几个激励的字,可以在数学书上画个苹果,可以给他家长打个电话,可以给个微笑,竖竖拇指,这些积极的信息,学生都能收到,也会给予正面的回应。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定好教学的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作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学方法灵活,适时给予评价才能达到实效。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努力挖掘自身的积极因素,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