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杨文娟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 746010

摘  要: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已有千百多年,它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鉴赏。诗歌作为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部分及高考必考知識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它的学习难度偏大,虽然字数少,但诗词大意难以理解,学生的理解极易与诗人表达的感情相背离,这是目前高中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又准确地知道诗人所表达的意思,确保诗歌课堂开设的有效性,并更好地传播诗歌文化。
关键词: 高中  诗歌  教学方法
一、引言
  诗歌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承物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所以它的学习价值很高。诗人往往会将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或虚拟意境写进诗歌,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诗歌不像其他文章,它的语言更简洁但却蕴含着丰厚的感情,并且这种感情不易被学生领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诗歌的教学更多是“浅层”的,因此,提高诗歌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需要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诗歌的练习,充分想象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处境,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也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对于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诗歌的教学方法
  1. 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动力来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主动性,在讲授诗歌前,老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同学的特征和喜好,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授课方式,“投其所好”,写好相应的备案,提高课堂效率。比如目前较为普遍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诗情画意的情景,让学生自动带入,投入其中深切体会诗歌的意境。或者组织诗歌接龙的比赛活动,只要参赛就有小礼品,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输赢已经不再重要,学到更多诗歌才是重点。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组织活动,目的只有一个,提起学生的兴趣,希望对诗歌不再是愁眉不展,而是迎难而上,并且慢慢爱上学习诗歌。
2. 掌握诗歌类型和诗人生平
  高中涉及到的诗歌类型繁多,比如内容、题材、形式、体裁等等,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诗歌侧重点不同,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攻克方法。平时练习时多翻看各种题材的诗歌,了解它的风格,做到每看到一首诗就能快速判断出它的类型,再结合诗人写的每句话,分析用了什么手法,里面蕴含了怎样的感情等。归根结底,诗人写诗肯定是有用意的,平时多了解一些诗人的故事,包括出生的背景、人生起落、情场官场等,也为更好地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3. 掌握诗歌的所有表现手法
  高中诗歌的学习需要掌握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喻、对比、拟人、想象。比喻是小学阶段就学过的一种手法,也最简单,它的运用非常生动形象,一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对比包括横向对比(今今对比)和纵向对比(古今对比)。今今对比一般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古今对比一般用于表达伤今怀古。对于拟人手法,若是诗歌中出现的事物比较有生机活力,则诗人的情感是乐观积极的;若诗歌中的事物是枯萎萧条的,则诗人的情感也是如此,低沉、惆怅,甚至哀怨。想象就是诗人通过写作将想象的场景展示出来,这个场景只是虚幻。
  4. 把握诗人的情感方向与主旨
  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比较难掌握的,情感是整
  首诗的难点。在具体分析时,先确定感情基调,把握好大体方向和主旨内容。常见的诗歌主体包括思乡思亲、咏人咏物、感叹不公、报国决心、伤春悲秋等。思乡思亲通过描述家乡的壮丽美景,表达的是诗人常年漂泊在外,无法回到家乡见到亲人的情感;咏人通常是写对朋友的思念、不舍或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咏物则一般是借物喻人,通过事物表达人的某种情感;感叹不公一般是指诗人命运多舛、怀才不遇、才华无处施展;报国是每个壮士的理想,很多诗人想保家卫国,揭露统治者的黑暗,但通常得不到重用;伤春悲秋多用于讽刺今日的落魄,借古讽今,感叹世事。当正确理解到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时,内容主旨也会不攻而破。
  5. 扩大诗歌学习面
  首先,对于诗歌的学习,不要只停留在高中语文课本,图书馆或者网上也有很多经典的诗歌。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位诗人,你可以去查他写过的其他诗歌,通过对比的方式去欣赏,了解写诗背景,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揣摩诗歌的深层意义,用总结性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其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间互换认为值得学习的诗歌,说出自己的见解,相互切磋,发挥想象,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最后,老师要扩展诗歌教学内容,备案时找出与将学诗歌相似题材的诗歌,让学生类比学习,在异中求同,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提高学习能力。相信在经过大量的诗歌练习后,自然会熟悉分析诗歌的套路,并提高本身的文学素养。
三、结语
  高中阶段涉及的诗歌都是精选的,每一首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经历重现在课堂上,等待着被鉴赏。新课标改革后对诗歌部分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对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对于诗歌的教学老师责任极大;灵活教学,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目前的发展需要。此外,学好诗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量练习后、日积月累中慢慢摸索出技巧,然后在考场上游刃有余。总之,诗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气息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领略诗歌的优美,不仅要会背,更得会鉴赏。


参考文献
[1] 冯雅.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语文,2017 (12):38.
[2] 刁国庆.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2017 (3).
[3] 李素华.谈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


作者简介:杨文娟 1986年2月 汉族 甘肃武都 本科 中学二级教师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