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张丽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 邮编 :751500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决定了其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放在关键的位置上去。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们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更为理解。在长期高效的阅读过程中为学生们培养起来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下便是本文关于如何通过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阅读,在小学语文课中占比很大。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掌握强大的阅读能力,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将会更加轻松,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道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弊端

(一)忽视兴趣的培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们的成绩视为一切,语文教师在广泛运用“填鸭式教学法时,往往忽视了孩子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所以平时上课时,会显得课堂内容乏味、单一。切记不可让小学生们变成“学习机器”。以往授课中,教师们通常是让学生们读一遍课本,便开始了授课内容,学生们处于一个被动阅读的状态中,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语文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二)不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对这件事情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们在授课结束后留给学生们的仅仅是无尽的习题与作业,很少布置阅读任务给学生。这导致了学生们在课文学习后便失去了阅读的途径。

(三)语文教材内容比较滞后

纵观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不乐观的语文阅读课堂往往与教师们的课本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的语文课堂使用的是陈旧的课本,教材中的内容不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通常是乏味死板的内容,其中单一的形式缺乏了趣味性,以及互动性。这样老套的教材内容体现着滞后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1. 以课本内容为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在课本所包含的各类文章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从对文章的阅读来说,不仅包括学生们在学习中所常见的朗读,或者不说话,仅对文章进行无声的默读,还包括对一篇文章的略读和精读以及只需要对关键信息进行检索的检索性阅读,以上说的阅读方法需要对应不一样的课文类型。课堂中,要依据文章的具体类型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应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描写需要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如何能在适宜的阅读方法之中感知人和物的变化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掌握了所有的阅读方法之后,就可以对一篇自己所喜欢的课外文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自由阅读。例如,在阅读一些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学生应该从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语气、或者从文章中所描述的他人的反应之中来窥探主要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而将其与整个文章的背景或情感主线相结合,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或情感。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不同的学生所读出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以自己的视角来深入的了解文章,教师就需要通过与文本相关的语言、插图、音乐等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内容相交融的情境,在极度贴合文本内容的氛围之中得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与此同时,对待文章中所存在争议的地方或值得讨论的地方,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每位学生的创意性想法能够得以迸发。

三、怎样强化小学语文阅读的方法

1. 阅读情境,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依据文章内容,精心的设计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或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课堂导入环节,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想要一读到底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小田鼠弗雷德里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问一问学生们“大家知道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哪些吗?”,紧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动物常见的过冬方式,如:冬眠、飞到南方、储备食物、换毛保暖等,再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蛇、熊、青蛙、松鼠候鸟、狮子、山羊等,让学生们把动物所对应的,过冬的方式连起来。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各类动物过冬时的小视频,贴合课文语境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好奇今天的小主人公小田鼠是怎样过冬的,进而对阅读这篇文章产生一定的兴趣。

2. 实施鼓励教育,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不能够依据自己事先的阅读结果向学生进行讲解,而应当引导学生采用相适应的阅读方法,再抛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在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时,教师不仅要积极的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还要让学生在阅读时说出自己真实感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中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教师也要注重兴趣对于学生阅读的导向作用和习惯对于学生推动作用,在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开展阅读教学时,要通过贴切的阅读情景和对学生的鼓励教育来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心渴望,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让小学生从小就可以养成喜欢阅读爱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汪玲.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与策略[J].学周刊,2021(02):59-60.

[2]郭明果.浅析如何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6(25):169-170.

[3]白春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3):104.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5]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6]陆芳芳.面向复杂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7]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4,(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