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文本,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章彦

兰溪市游埠初级中学 15258937601

[ ] 教师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社会教材文本的利用,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领会教材本质内涵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立足教材文本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高效关键。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材文本 解读 整合

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应当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为此,我们总会在教材文本之外寻找一些兼具趣味与思想性的资料。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教材文本与课外资料的主次关系,不能本末颠倒。因为教材既是教师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时候,甚至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教材文本。那么,如何利用教材文本上好一堂社会课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两点看法。

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领会教材本质内涵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一)析透题目,解读文本的核心题目是教材内容的的眼睛,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使教师把握住重点,思路清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1年级册《罗斯福新政》

从题目上看,我们首先要抓住“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在于“新政”两个字,我们在解读时,应牢牢把住“新”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为什么说是 “新”的(与胡佛政策的比较)?“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以共代赈、限定工时和工资、建立社会保证制度等)?“新”的结果如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其次,我们还要抓住“改革弊端”四个字,要注重解析“弊端”在哪里(胡佛政策:完全的市场经济)?“弊端”的影响如何(经济下滑、失业、贫困、社会动荡等)?在本课中,只要我们析透了题目,我们就抓住了教材文本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为我们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1. 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从根本上说,教材内容是题目的具体展开,是题目的丰满和活化。教材解读,必须作到对文本的熟读,读一次,读两次、读三次……一直读到真正理解为止。只有多次的读,读熟了,才能对文本内容心中有数,才能发现文本知识的内在关联,才能跳出文本表面,立足一定的高度,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准确的把握。只有准确的把握了文本的框架,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节奏明快,环节紧扣,实现高效教学。

案例2: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草原人家》

从教材文本看,教材内容比较具体,但结构比较紊乱,点点滴滴,杂碎无章。一读之后,我们仅仅了解了内蒙古牧民零散的生活情况,二读之后,我们发现了内蒙古牧民生产生活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三读……熟读之后,我们会不断的问自己:内蒙古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什么是这样的?将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会是怎样的等。以此,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熟读,我们理解了教材的结构和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建立了本课教材的基本框架: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


将来的生产生活


自选图形 15自选图形 16

直线 5直线 6




直线 17直线 18直线 19直线 20直线 21直线 22



(三)联系生活,拓展文本的深度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目的。《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和鲜活教材文本知识内容,使教材文本更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教材文本只有联系学生生活,才能得到升华,才能走向纵深。

(四)划清边界,理顺文本的外延任何教材文本都有其内涵和外延,认清内涵,扩展外延是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但现实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教师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是滔滔不绝。从文本解读的角度上分析,这是由于没有科学理清教材文本的边界,对文本知识的外延缺乏精析。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对文本的外延进行必要的拓展,那就是不彻底和不丰满的。反之,如果对文本外延的拓展超过了教材的内涵,那就是画蛇添足,更会造成核心的却失。

二、立足教材文本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开展课堂有效教学高效关键

依据《课标》大胆取舍教材内容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要求教师“用教材教”。即把教材当做一种教学素材去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并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教材的文本素材,大胆地取舍,恰如其分地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内容达到源于教材最终高于教材,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材应该要大胆的取舍,至于取什么又舍弃什么,标准自然就在《历史课程标准》。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选择,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情况下,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

精读教材、提炼主线、重构框架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要求教师 “用教材教”。即把教材当做一种教学素材去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并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读教材,从中提炼出一条主线,再根据这条主线,重新构架,(如果教材现成的框架不能充分的体现某条主线的话),展现课堂教学的个性魅力。特别是在历史教材这一部分尤为突出。

重视单元导语和正文外的小字材料

文本指的是历史与社会教科书,除了正文,还包括“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历史图表等栏目。实际上,单元导语以及正文外的小字材料也同等重要。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升华主题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最大不同就是不以解释教材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源于教材最终高于教材,升华主题。这就需要充分的调动文本素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更高、更新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立足教材,加强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立足教材进行教材文本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朱煜“.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J].教育科学研究,2008

[2] 苏燕珍. 论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教材内容的处理 [J]. 桂林市教科所网.

[3]马丽娟《.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