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著 品味经典——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走进名著 品味经典——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策略探析

周书香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韩愈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和思想的精华。品读文学名著,能让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感受艺术的熏陶,还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人性的善恶和美丑,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完善学生个人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文学作品表达的含义。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名著,品味经典。

关键字:文学名著;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有着非常良好的助力,比如阅读名著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学作品中往往掺杂着很多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学生可以从阅读中了解真正的历史背景,增长见识。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多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九年级课本中《格林佛游记》为主要内容,探讨文学名著教学策略。

  1.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以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时代背景层面等这三个层面为切入点,分析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层面

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初中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材重点内容的学习上,名著的阅读的作用只是为了增长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认识,只要简单的阅读就可以,没有必要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名著阅读当中。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导致教师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缺乏阅读计划和名著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简单的进行浏览,难以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1. 学生层面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兴致比较高,就像很多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但是更喜欢阅读一些“休闲娱乐”性的书籍,比如言情小说、卡通漫画以及武侠小说等。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小说表达直接,故事性强,因此比较有阅读的兴趣。学生对于名著文章以及书籍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表达的含义太深入,阅读起来太累,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去阅读文学名著,缺乏阅读兴趣。

  1. 时代背景层面

时代在发展,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的增多,网络世界的多样性不仅影响着群众,同样也影响着学生。部分学生热衷于影星、明星,选择购买明星周边和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这类书籍虽然可以使学生缓解学习紧张的气氛,但也会浪费学生的精力,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往往难以静下心来深入到文学著作当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对于文学名著的理解不够深入,也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阅读文学著作当中。

基于以上的对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教师应当重视名著教学,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才能让学生掌握文学名著阅读的方法,深入的理解和探究文学名著的实质性含义,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名著,为学生的阅读奠定良性的开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1.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九年级课本中《格林佛游记》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船医格林佛在受难后分别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智马国等地发生的事件,所反映的内容是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以及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剥削。这部文学名著中充满童话色彩,却也蕴含深意,适合初中阶段学生进行品读。

  1. 教师合理规划,全面统筹阅读

在初中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指导阅读文学名著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对文学名著缺乏兴趣等问题,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文学名著。基于学生的阅读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任务,全面统筹和安排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帮助学生打好阅读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周语文教学活动安排,提前将学生需要阅读的章节发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阅读。如表一所示。

《格林佛游记》

日期

阅读章节 

阅读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周

第一卷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关系、家庭背景、事件发生的原因等);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文章描写的手法;表现出什么含义。

第二周

第二卷

格列佛被丢在岸上的原因;旅途中发生的事件变现出格列佛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在大人国的经历揭露了什么的社会现状?

第三周

第三卷

居民恐惧的原因是什么?国王镇压叛乱的方式;表达出什么思想?

第四周

第四卷

格列佛进入智马国的原因;欧洲君主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主人对人性的看法;为什么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智马国”?

表一:《格林佛游记》阅读安排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和时间调整阅读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增加阅读篇目。通过教师规划阅读名著的时间和方式,统筹学生阅读篇目,使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深入挖掘名著,提升阅读内涵

由于很多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名著的阅读理解浮于表面,学生虽然善于总结,但是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的进行阅读,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和映射的内容。阅读不单单只是通过眼睛看,更要思考和动手,思考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探究,而动手是为了辅助阅读,在书中标注出重点内容、好词好句,难以理解的部分等,标注上需要查阅资料的部分等。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将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内化吸收,并合理运用。

例如,学生在阅读《格林佛游记》时,透过奇异的画面,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讽刺的写作手法,抨击英国资本主义家的险恶。比如在第四卷“乌托邦”这个国家当中,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是丑恶的牲畜。通过作者肆意的写作手法,描写出这个人兽颠倒的世界,用虚拟世界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效果。只(三)根据实际学情,选择文学作品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需要根据学情进行判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制定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并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将“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上,考虑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解决等。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有效的展开文学名著阅读教学。

学生在学习《格林佛游记》时,可以观察到书中存在很多人物,这些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列思维导图,选出自己认为比较经典的人物,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比如《格林佛游记》中的主人翁格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为了朋友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1. 结语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并不是短期的学习任务,而是需要学生长时间坚持阅读。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科学的设计阅读教学策略,督促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厚积而薄发。

参考文献:

[1]王马平.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000-3001.

[2]孙玉霞.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整本书教学新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912-913.

[3]许勇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