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记我的学生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学会欣赏——记我的学生们

王芳

大连市第五十五中学 116041

摘要: 现代教育经常提倡赏识教育,即以给学生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教师在教育中如果能做到真诚的对学生进行赏识,而不是敷衍,这也许会让学生的一生折射出不一样的风采来。在从教二十年的生涯里,在教过的众多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让我每每想起来都唏嘘不已。
关键词 :学生 课堂上 赏识教育

一、好动但自卑的小A

这是我做临时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

在课间,我无意看到学生小A的一张刚发下来的小考试卷,上面鲜红的“×”一个又一个,卷子左上角赫然一个大大的“20分”。

我随口说了句:“成绩考得不是很理想啊,去问问其他同学吧。”

小A不动,低着头嘟囔着:“问了也不会。”

我略微惊奇,说:“不问怎么知道,看你小子又精又灵的,怎么问还不会?”小A 依然是不动。“快去啊”我有点沉不住气的催促道,心里已对小A的举动产生不满。

这时小A略微抬起头,看着我的衣领说:“老师,没用,我的智商就是个‘250’”。

我的心猛然一震,瞪大了眼睛瞅着他,第一反应是:他在开玩笑!可是从刚刚小A 眼睛里一闪而过的黯然,我知道他说的不是玩笑,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对自己的评价。“爱因斯坦的智商也不过160上下,你都200以上了,不是更厉害!老师相信你行,**同学,你帮帮他,到放学的时候帮他把卷子上的错题改过来。”

为了缓解尴尬,我选择幽默的方式指定一名学生帮助他。放学后,我检查小A 改过后的试卷,字不是很好,但却工整。于是,我给了他大大的表扬,此时,小A 虽然依然低头,但抿着嘴的他也透着一丝丝的喜悦。

小A 从最初的麻木到自我否定再到淡淡的喜悦,一天之内的情绪变化对我的触动很大: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挫折,多少次的挫折,让你对自己如此的不自信,甚至是自我贬低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是父母的一次次责骂?也许老师一次次的批评?也许是同学们一次次的奚落?也许兼而有之。扪心自问,我们都做了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在新课程中已经明确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应密切配合,改变观念,要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惩罚”教育,积极地进行赏识教育,把表扬带给每个学生,如果我们能多给小A一些赞美和鼓励,少一些责骂和奚落,小A就不会有如此的自嘲和挫败感了。

二、聪慧但学习不得法的小B

这是一堂讲解Excel算式用法的信息课,在讲解excel算式用法之后,给学生出了一道扩展题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这道题不仅需要学生会用excel算式法,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

不一会儿功夫,小B举手了。回答的答案完全正确。我大声地对全班说:“小B最先做对了,非常好。这道题要做对,大家对数学知识必须有了解,而且脑筋还得转得快,小B真聪明!”此言一出,下面出现了“嗡嗡”的议论声,再看看小B,红着脸庞,不好意思。

“怎么回事?”私下里问了其他同学,了解到:小B是班级里所谓的“差生”。

“他电脑游戏玩得老好了,当然回答你的问题快了。”小B班级的其他老师这样对我说。

我微笑着,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想:小B,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低估了你。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提问小B,他在我的课堂上也变得活跃起来,还成了我的第二课代表。小B犹如一块待雕琢的璞玉,慢慢地,慢慢地开始散发自身的光芒。

看着小B的变化,我认识到:赏识教育绝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教师细心地发现或寻找每一位学生闪光的一瞬,及时表扬鼓励。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信心、有动力,就会最大限地挖掘出蕴藏在他们体内的潜能,像小B这样的学生,若在其他学科中老师能帮助他找到其兴趣的切入点,他自然会摆脱“差生”的称呼。

三、笨笨但认真勤恳的小C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同样的“问题生”,其原因千差万别,小C即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小C是一个“智商有点低、情商也不高”的学生,他的父母对其学习并没有过多要求,只希望他能在正常的氛围中长大。

平日里,小C很安静,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但信息课上,小C充满着兴趣。他总是瞪大眼睛听我讲课,跟着我一步一步操作,因为反应慢,还会在我巡视的时候经常问刚刚落下的步骤,每每问完后都会恭恭敬敬地说声“谢谢”!

久而久之,在课上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要不由自主地看看他会不会,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不敢有丝毫地懈怠……

初中毕业的时候,小C由一个连拿鼠标都不会的学生,在信息中考加试中得了40多分,虽然依然是“C”等,但我却要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你真棒!”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叶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

在学校这棵大树上,小A、小B、小C就像一片片不被看好的叶子。他们在现阶段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或缺陷,可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他,真心地关爱他,他们也有自身的美。而这,正是赏识教育的真谛——给予学生以“爱”,让学生感受到“爱”,让他们有自信面对生活和挑战。

学生是感性的,他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愿意学他的课,会对老师对他的认真回报以真诚。我很庆幸发现了这些孩子们的“闪光点”,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我为你们鼓掌!也希望真正的“赏识教育”之光能普照到每一个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