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之下中国的外交风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全球疫情之下中国的外交风度

于芷仡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格局,政治以及经济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也在改变全球治理的规则和结构。美国不断上演的“疫闹”呈现出极其不负责任的政治劣根性。此外,西方国家在面对疫情的力度不足,中国在抗争疫情中表现出的强大优势、专业精神被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不可忽视,不容置疑。由此,文章就全球疫情之下我国的外交风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疫情;外交;风度

引言

2020年即将结束,“春天”快要来临,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其他国家的疫情情况并不是一片光明,一些国家对于疫情防控的做法令人瞠目结舌,显然,这些国家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意大利借鉴我国的做法,国家感染的人数得到有效控制。在这场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外交为了促进全球范围内疫情合力,促进国际合作的良好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争取国家社会的支持

习近平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争全国人民病危的疫病,最有效的武器”病毒传播不分国界和种族,新冠肺炎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郑政治化不利于国际合作的正常开展。人类作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守护好共同的家园。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呼吁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联防联控,从而推动全球范围内抗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与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一战线,树立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思想。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与巴基斯坦总统以及柬埔寨首相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进行会谈、通话,并向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致电慰问,参加多集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峰会,代表我国政府提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传递加强合作、团结协调的信号。在我国的倡议之下,中国与东盟关于新冠肺炎的问题开展双方会议,并与韩国建立疫情防控合作机制。同时,我国还与联合国、世界民航组织等加强沟通与合作,为我国更好地开展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营造和谐的外交环境。此外,在疫情之下,我国先后向170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表示支持和慰问,有将近80个国家向我国提供援助,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得到强化和升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和顺畅。

二、回击抹黑,阐释中国立场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客和舆论,将中国作为转移注意力的对象,试图掀起一场将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的“阴谋”。以美国特朗普总统为首,不断抹黑中国,我国台湾当局试图附和,并趁机兴风作浪,这些抹黑的论调,要么将新冠肺炎的起源认定为“中国”,要么将新冠肺炎的疫情认定为“武汉病毒”,总之要将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爆发认定为中国造成的政策失误或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对中国的偏袒。不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反而将矛头转移到中国,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并将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看做我国在宣传自身制度,实施战略扩张。对此,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一一回应了关于抹黑中国的论调,并明确指出个别西方国家将新冠肺炎病毒标签化、政治化,将中国污名化。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不企图谋求政治化,不存在任何政治、经济利益的盘算,且不存在任何政治条件。同时,外交部长还阐释了中国对新冠肺炎病毒源头研究的态度,并始终坚持公正、公开、专业的理念与原则。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总干事谭德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我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未来的发展,我国认为应当加大资金支持,夯实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立场的明示,与美国政府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体现出了我国外交态度的坦荡和理性,对于美国针对我国提出的“赔偿”一说,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这些论调都没有事实存在的依据,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三、妥善处理中美矛盾,稳定大国关系

美国政府为了推卸此次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失败举措,不停地将我国塑造为最大的“假想敌”。王毅部长曾经告诫道,中美两国最大的敌人是新冠肺炎,停止抹黑中国,加强双方合作,不能让美国的一些政治势力试图破坏中美关系,将中美关系推向边缘化。要想处理好中美关系,可以吸收以往的外交经验,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积极保持和运筹两个国家的大国伙伴关系,缓冲与美国关系的矛盾。同时,王毅外长还地中俄关系在新冠肺炎疾病防控中的高水平战略合作表达了坚定的信心。在处理与欧洲国家关系上,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对华政策的不和之音。但是,欧洲并不是我国制度上的竞争对手,而应当是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改善中欧关系,应当以建交45年为契机,推动双方关系更加成熟、更加成熟,全面提高外交质量。

四、拓展周边经济贸易合作,应对经济变化

周边国家是任何大国家全球经济战略的腹地,经济战略周边在我国外交中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去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区域共同体成为我国的战略依托。从我国外交部长王毅谈及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就可以体会出这一点。中国、韩国和日本的GDP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加强三个国家的合作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2020年中国、韩国和日本三个国家联合应对疫情,展现出三个国家民众相互守望的态度。因此,王毅外长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并加快三个国家的经济贸易谈判,力争全面协定经济伙伴关系,加强经济融合趋势。同时,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强与东盟经济的深度合作,在2019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在新冠肺炎影响下,我国与东盟经济贸易不断增长,体现出东盟与中国战略合作的意义。事实证明,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让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扎实。因此,我国始终将东盟作为我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主要方向,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同时,在处理周边国家的外交上,我国积极地提供“中国方案”,除了阐明我国在南海以及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之外,我国还就美国与塔利班的和平协议,提出我国对阿富汗问题解决期待原则。新冠肺炎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此次疫情给我们启示是人类之间的紧密关联,加快命运共同体正是时机。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的出现使得我们过去熟知的世界发生改变,对此,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全球化,不断改革和完善当前期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的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在我国香港、台湾以及西藏等问题对中国的攻击和诋毁。对此,我们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互助合作,做好长久的应对准备。同时,我国应当全面推进香港国家安全立法是十分合理的,这有助于香港的长远发展。未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将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共享我国的方案、智慧与经验,与各个国家一起为共同夺取抗击疫情的斗争做出努力,共同迎接“地球村”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吴俊青,潮龙起.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的公共外交[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06):85-93.

[2]凌胜利.“云外交”在新冠疫情中大行其道[J].世界知识,2020(20):62-63.

[3]石源华,韩常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调整与中国周边外交[J].当代世界,2020(10):11-16.

[4]任晶晶.疫情影响下的中国外交:凝聚全球共识,推动国际合作[J].东北亚学刊,2020(05):23-28.

[5]史安斌,童桐.全球危机与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外交的反思[J].公共外交季刊,2020(03):7-15+118-119.

[6]陆佳怡,戴嘉慧.“信息疫情”语境下的公共外交:以中国驻外使领馆为例[J].对外传播,2020(0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