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2

谈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韩光英 王秀丽

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石堆小学

摘要:在当前数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有效教学改革方法。小学教师是学生,除父母以外最经常接触的成年人,因此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构建 

引言

师生之间能够相互地尊重和理解是构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都付诸行动和努力。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成熟的思想理念。但在当下,社会对教育更加重视,教育机构不断对新课程进行改革,对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密切关注着,然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依旧存在着阻碍,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不仅要注重落实班级管理规定,还应注重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应注重运用沟通技巧,同时端正教育态度,以温和的语气与学生沟通、交流中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表述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面对的压力,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他们良好的品行、优点,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不断进步,逐渐提高自身的成绩。此外,可以告诉学生一些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二、小学班主任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问题分析

(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足

沟通与交流是小学班级管理活动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交流能够帮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沟通交流同时能够帮助班主任发现自身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管理方式做出调整与优化。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活动中不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很少主动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情况,这就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隔阂,无法顺利完成和谐关系的构建目标。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在仍然还有不少的老师保持着传统的老旧知识观念,认为师生有别,总是把自己放在领导的地位上和学生进行沟通,认为自己所下达的命令,学生是必须要去执行的,这样就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性,慢慢对老师这一角色产生抗拒心理,甚至会对老师的要求懈怠处理,这就很容易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这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构建也需要沟通交流作为支持。班主任在与小学生沟通和交流时要注意良好技巧的运用,切实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全面考量学生的总体特征,同时也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避免采用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学生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学生的行为,认真了解小学生认知特点,合理把握其情绪变化层次,对于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以沟通技巧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门,尊重学生的想法,不妄加批评学生,让学生直白且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好引导性工作,注重语气、态度等细微情绪的处理,以情换情,和小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构建和谐班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利用好学生干部,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每一个班集体不仅有老师和学生组成,还有一个积极为老师和学生服务的班干部团队,而这个团队的作用就是帮助老师团结好班集体,让班里的成员知道荣辱与共的思想观念。对此,笔者认为对班干部成员进行定期的考察和管理,可以对他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而且在一些小型活动中,学会放手让他们去筹备组织,可以锻炼班干部在学生之间的领导能力以及信服度。当然,在活动中也可以让普通同学居于重要的地位,让他们体会到班集体也是自己的,这样既可以发展锻炼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无形中体会到做小主人的感受以及班干部的辛苦。从而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让大家配合得更好,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三)提升班主任自身修养,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正所谓为人师表,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班主任的影响,一部分行为和言语会被学生模仿。班主任不仅需要博览群书,拥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而且在穿衣打扮上,班主任应穿戴得大方得体;在言辞谈吐上,班主任应自信大方,风趣幽默;在行为举止上,以身作则,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就比如说,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在考试中作弊了,班主任应该及时的制止学生,并且进行严厉地批评。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优秀班主任的影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或是不当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学生更愿意积极地在班主任面前展现自己,愿意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帮助班主任,促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重视心理特点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引起充分的关注。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想达到顺畅的程度,班主任首先就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来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互相理解。教师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判断能力,让学生针对自己与其他同学以及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有综合的认识,而不是通过大胆的举动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以及模仿能力的表现,都是各个教育阶段当中最强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在自控力上以及情绪波动上,都是有着较为显著的波动的。大多数学生对课外实践都会更加感兴趣,针对课堂上的学科知识却缺少兴趣,班主任要理解学生渴望自由的心态,教师应重视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探索,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展现真实的自己。只有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条件下的指导,才会让学生真正地虚心接受,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关系,才可以称之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升教育和管理效果,班主任必须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性格,针对于违规和犯错的学生,应倾注耐心、爱心、关心,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非常关心,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用心良苦,进而积极改正错误,促进学生约束自我,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可见,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梁伟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65.

[2]杨艳艳.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科普童话,2019(46):165.

[3]董长华.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165.

[4]李孝强.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187+189.

[5]刘成兰.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9(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