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及当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3


论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及当代价值

解雅然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3


摘要:2018年最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一条,“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条例。”其中“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为《条例》的最新提法。“支部建在连上”思想自形成至今都对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党建;当代价值

自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章要求,既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又体现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对坚持党的性质、加强党的领导、重视基层建设、锤炼党员队伍、密切联系群众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1“支部建在连上”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第一次带兵打仗,然而失败了。作为党的前委书记,他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保住和把握住这支革命武装,这是党革命的本钱。有人曾回忆毛泽东当时说:“我观察过,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尤其对何挺颖任党代表的连队印象深刻。这个连党员多,注重发挥党员积极作用,基本没有逃兵。毛泽东多次听取何挺颖的意见。何挺颖说:我看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部队党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毛泽东还先后与其他党员干部谈了话,了解北伐军党组织建设情况,当时叶挺独立团是团建支部、营建小组。共产党员以军官为主体,起始只有20多人,士兵中基本没有党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探索这一种在军队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的有效方式。

1.1“支部建在连上”的提出

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抓部队必须抓住士兵,抓住士兵则必须抓好基层。从连队开始,形成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由于当时连队党员极少,先从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开始,在连党代表指导下开展工作,依靠党的基层组织,由下而上。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

初步想法形成后,毛泽东就开始了实施阶段。1927年9月,毛泽东果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湘赣边界转移。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当时部队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很差。于是当天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宣布了五项整编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项措施加强了党的领导,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1.2“支部建在连上”的发展

这一制度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次会议还对红军如何开展支部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一是对支部建设中党内政治生活原则的规定,其二是关于党支部吸收、教育、管理党员方面的具体规定。古田会议相比于三湾改编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制度化,而且进一步认识到除了加强组织建设以外,还需要抓好支部思想建设来进一步巩固“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2“支部建在连上”思想的形成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处于大变动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想并存。毛泽东作为当时的优秀青年,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的民主思潮及空想社会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时,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混合而成的大杂烩。毛泽东思想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支部建在连上”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1青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涯构成“支部建在连上”的理论来源

青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第一师范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后来成为他岳父的杨昌济,杨昌济在讲授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为人要有“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做事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中,毛泽东对曾国藩等先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是以理学名家的身份治兵的,理学是其兵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1917年8月23日给黎锦熙的一封信中,毛泽东评价了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几个近代风云人物,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1可见,在青年毛泽东眼中,曾国藩“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的做事风格是他成功的关键。曾国藩的湘军以儒学为灵魂,以乡土乡情为纽带,而“支部建在连上”,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共同的革命信仰为纽带,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但其组织建设的逻辑则是相通的。

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一贯特征。十月革命的成功对中国带来很大的触动,“列宁以百万党员,洗刷上中阶级,有主义、有时期、有预备、有真正可靠的党员”,他们夺取政权,为中国人民树立起一个新政权的模式,从而使杰出的中国人找到了解决中国的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历史的工具—列宁”2。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他明确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之必要方法”;党、工会、合作社和苏维埃是“无产阶级革命之四种利器”。针对中国的情况,蔡和森说:“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他希望毛泽东“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毛泽东表示赞同,并认为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罗素的主张,都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不具备可行性。俄国革命的成功和蔡和森在理论上的介绍,使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并最终选择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哲学基础。

2.2青年毛泽东的社会活动是“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一贯强调读“无字书”,重视在社会中学习。青年毛泽东参加和领导了反保守校长和护校斗争,主办工人夜校,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实施“新村计划”,筹备出国勤工俭学,主编《湘江评论》,发起俄罗斯研究会等。丰富的社会活动锻炼提高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党建实践对“支部建在连上”的形成作用最大。

1921年10月10日,湖南省的共产党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湖南党支部成立后,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为了接近工人,他脱下长衫,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同他们做朋友。毛泽东先后在第一纱厂、电灯公司、造币厂、黑冶炼厂,以及泥木、缝纫、印刷等行业中吸收一些先进分子入党。毛泽东还深入自修大学、第一师范、商业专门学校、第一中学、甲种工业学校等基础较好的学校发展党员,并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了党支部。毛泽东还两次到安源煤矿了解情况,于1922年2月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是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从以上实践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在党的建设方面已经逐渐成熟,而“支部建在连上”正是毛泽东一直深入在工人、农民、学生等社会群体第一线,亲自发展党员、建设党支部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3“支部建在连上”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为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

3.1“支部建在连上”就是要强化支部的政治功能

支部建在连上,军队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专做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建设保证党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永不改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大难题。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得出的“支部建在连上”的认识,保证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才能更好地确保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变化,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确保党的性质不变的有力武器,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等全方位工作,确保新时代党支部“为谁工作”“如何工作”的根本方向是重中之重。应遵照执行《条例》规定,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遵循党支部工作原则,履行党支部基本任务和重点任务,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持党性原则、团结带领群众的战斗堡垒,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身的性质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得以贯彻落实。

3.2“支部建在连上”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

“支部建在连上”反映的是党领导军队的思想,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和组织基础,表明毛泽东已开始把党对军队领导权作为建军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连队,党支部是连队团结战斗的堡垒和核心。我们党在军队各级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使党对军队的政治、思想领导,有了组织的保证。党通过抓住支部,使“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士兵”,进而掌握部队,最终实现了“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奠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才能更好地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支部是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党的政治上的建设、支部自身建设和群众工作能力建设等职责任务。应遵照执行《条例》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的领导指导,确保党的一切工作要落实到支部,从而实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目标。

3.3“支部建在连上”就是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

“支部建在连上”是部队建党的创新性尝试,是由连队的特殊地位和特点决定的,使党牢牢抓住了士兵群众,从组织上逐步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自从“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确立以来,重视基层建设就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才能更好地加强基层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进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应遵照执行《条例》规定,切实“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注重对党支部委员会建设和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训,建立健全整顿激励帮扶党支部工作机制,为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给予经费保障,确保新时代党的组织具有强大战斗力。

3.4“支部建在连上”就是要锤炼党员队伍

支部建在连上,才能使党员和士兵群众的接触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领导才能达于士兵,达于全部队,从而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军队的战斗力。党员的先进性突出表现为党员相对于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章规定,党支部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监督党员”的职责,这里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的经常性工作,这些工作最现实、最直观地体现信仰培育和巩固的要求,最有力地影响党员先进性的生成。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才能更好地锤炼党员队伍,为党支部组织力的生成奠定基础。应遵循执行《条例》规定,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突出政治教育,增强党性。严把发展党员工作的政治标准关,规范不同情况的党员管理。发挥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规范党员思想和规范党员行动的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保障党员权利,把参与组织生活转变为党员先进性的生成平台,促进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毛委员在井冈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4]《叶剑英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5]《罗荣桓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6]《星火燎原》(选编之一),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29.

[15]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卷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59-60.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

[17]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10.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9]瞿秋白.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7.

[20]宋一秀.毛泽东哲学思想资料选辑: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90-95.



作者简介:解雅然(1995.11~),女,北京),单位,2018级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瞿秋白.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7.

603db5445325c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