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李珍

浙江省桐庐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1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下,高中生物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言,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是当今社会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教学为背景,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学教学;创新能力培训

引言:创新能力是衡量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准。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另外,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学是高度科学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因此,大多数高中生物学教师应根据生物学课程的优势,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认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学生不积极获取知识

目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简单,课堂气氛更为严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评价方式过于古板

高中学生正面临高考的压力。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相对紧张,压力也相对较高。为了保证录取率,围绕高考的录取率制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单方面地取决于结果,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不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追求,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学生学习能力强,但综合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状出现。

3教师无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物学教科书中的知识,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而相对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教学生。但是,面对高中课程设置繁重,学习时间紧的情况,教师经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简单,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高质量的发展平台,有利于迅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得到了显着提高。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给予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具有创新意识。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建立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重要方面。生物老师应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利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成就感。在培养和培养创新能力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设计适当的生物学问题。在教学中,有必要激发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利用知识的习惯。例如,在“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部分的教学中,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如何确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经过思考,学生可能会考虑准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以确定细胞液的浓度。这些问题不仅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应与实践结合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一些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是什么”的结论性知识的教学。还应该注意“为什么”的教学探究。我们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和“问题扩展”有效地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和发展创新潜力。最后,通过仔细思考得出结论。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前沿。教学过程中应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避免出现以下情况:由老师授课,学生在听。这将使生物学课堂上的气氛更加无聊,并且学生将不会动脑筋去思考。新知识和新情感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教师应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使学习环境和氛围更加活跃。

3通过学习生物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学习应整合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物学,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概念和术语是非常抽象的。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无聊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3。教师仅充当组织者或向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合作以完成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具体的生活现象进行调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4加强实验教学 实现创新发展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验证生物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的设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操作指导方法,并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相关的实验程序来验证实验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实验设计方案的条件,帮助学生设计与实验项目相符的实验操作方案,认真检查实验过程和步骤,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和分析问题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实验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当生物学老师讲解“如何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沉积物的消化作用”时,学生需要将分析与酶的基本特性相结合,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煮沸的唾液,把淀粉变成蛋清液等,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学习过程是令人愉快的感觉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观察技能。

结语

高中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生物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和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万峰. 基于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 . 生物技术世界, 2016(05) : 273-284

[2]靳桂红, 朱梅, 朱伟华, 孙海明, 王博.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4) : 146-154

[3]王忠敏. 创新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析[J] . 生物技术世界, 2013(04) : 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