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形成性评价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初中科学课堂形成性评价现状研究

王献华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中学


【摘要】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落实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对初中课堂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形成性评价教学方式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其有助于学习的构建过程,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发展。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好的去解决。为此,本文针对初中课堂采用形成性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初中课堂构建的不良之处。全面介绍了形成性评价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初中课堂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初中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教学起源于欧洲,经过长期的创新和优化发展历程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理论体系。目前,形成性评价理论体系的应用范围比较分散。在科学课堂中其应用效果正处于不断研究的阶段,并没有取得较为完整的科学课堂形成性评价结构体系。教师应当根据自己课堂的教学现状,找到形成性评价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形成性评价教学体系应用的案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教师构建良好的科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科学课程的成绩,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科学课堂形成性评价现状

1、学习目标模糊

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知道如何去制定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一步一步完成课程的教学,以至于在课程的时间方面安排不合理。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来说缺乏教学经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去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缺失和不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较为困难,学生不知道在课堂中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不知道自己与教学计划还存在怎样的差距,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缺乏学习目标,很难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

2、评价任务与知识种类不匹配

对课堂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教学知识和评价任务存在较大的出入,甚至出现同一目标无效重复评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教学评价一致性意识不够强。从问卷调查的结果能够看出,教师知道评价的一致性,但是对于一致性分析维度不清楚,往往是以经验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这就导致教师的任务设计比较随意。并且教学目标的缺失和模糊,对于教师制定评价任务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3、评价任务过程性体现不足

任务思维跨度较大容易导致评价任务过程性不足。与教师沟通后,发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只注重教学的知识点,对于教学的过程关注较少。科学教师虽然知道如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却不懂得在课堂上开展及时地评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了解,从而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不恰当的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不到位,容易产生任务与学生思维的不匹配的现象。如果科学课程中评价任务过程性体现不足,会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产生误差,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学习和理解知识。

二、初中科学课堂形成性评价

1、创新评价方法和内容

为了能够提高初中课堂的教学质量,科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初中科学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当注意把控评价量化和质化的结合,确保在量化评价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质性评价。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更好的对学生开展学习过程的追踪,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优化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学习我们居住的地球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地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将科学知识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传播,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地球的伟大、自然的神奇。观看完之后随机点学生起来谈谈观后感,并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进行当场测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评价

科学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当注重从多角度来开展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单纯的以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进行固化的评价,科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给予学生科学准确的评价,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同感。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大气层”课程时教师应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大气层的初步认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去开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登山要注意保暖?”教师在提问性格内向的同学时应当注重给予学生鼓励,让他在思考问题之后敢于回答。回答正确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的回答;在回答错误时教师也应当适当的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针对一些没有进行思考的学生,教师可以找到这些学生学习状态差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评价教学。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有利于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完善科学课堂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科学课堂的构建中。帮助初中科学教师完成素质教育,有利于我国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陈伟力.2013(2).

[2] 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 邵朝友,张斌,王少非.2011(6):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