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谈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

罗华

6102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推广的快速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被称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效果,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更有效的教学建议,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技能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1数学学科的特点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其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和广泛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变化方式主要是处于从具象思维朝向抽象思维方向进行过渡的时期,小学数学需要在这当中起到媒介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传统教学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合理的解决,将教学内容不断扩展,信息技术采用画面、色彩和生动的信息媒体等方式,让小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促进其主动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开发其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将其主观能动性合理的表现出来,发展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数学学科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对于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合理融合,能够从多个方面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实现转化,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

2.1借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日益紧密。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使他们及时接触信息技术是教育必然的趋势,在小学教育中加入信息化手段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另外,让学生提前接触一些信息化手段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简化大量的无用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然而,运算能力的提高正符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接触各种信息化软件,如Excel等具有函数计算功能的软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触基础的函数,为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应用技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的运算提供多种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1]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章的“统计”时,由于课本上的内容是比较基础的统计,学生可以利用手算来进行统计。然而,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来说,课本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为优秀的学生额外加大难度。那么,复杂多变的表格统计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简化计算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由于实行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得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2.2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对于教师教学策略和思维也是极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摒弃自身相对落后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创设更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迎合教学的时代需求。从教学层面来说,教师则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应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大胆思考敢于猜想与验证,帮助学生树立发展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从生活与学习层面入手,将知识与理论更强势的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仅仅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体现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应用性,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应用价值,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2.3创新课前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由于小学生年纪相对比较小,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相对较差,无法整堂课都集中学习精力,因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则成为现阶段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教学问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思维的形成,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层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课堂。而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课前教学导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可谓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导入,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新颖。例如 :“辨别方向”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可以运用问题启发法,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紧接着提问题 :假设你迷路了,你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通过连环递进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预热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4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体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性辅助课堂教学重点教学,突破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和改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仔细分析,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 :圆柱体积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推理,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圆柱体积推理的动画,加之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可以借助圆的面积推导原理鼓励学生动脑动手结合思考圆柱的面积,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逻辑和推理,这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辅助课堂教学开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效率[1-4]。

2.5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新课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讲《植树问题》时,这是一个非常接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考虑到学生已经五年级,对实际生活中问题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解决,并且已经有了其他问题探索的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发现规律,总结出“植树问题”中出现两端都种植、一端种植一端不种植、两端都不种植等情况的模型,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渗透模型思想的教学目标。第二,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可以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体系,并进一步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教学方法采取是否恰当?日后改进。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经验;等等。

结束语

总体来说,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成为现阶段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思路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独立思维,为之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文章针对于此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田遇春.论数学课堂上怎样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84.

[2]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3]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4]朱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