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区域中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态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在科学区域中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态度

李焰

福建省 福州市南公幼儿园    福建省 福州市   350009 

摘要:科学区域活动既是科学集中活动的延伸,又是幼儿自主探究的一种模式,便于个别化的指导。大班幼儿在科学区域中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喜欢动手探究问题,边做边讲述,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态度,于是我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从充分的猜想,使幼儿关注操作的过程,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提供多次记录的表格,引导幼儿反复验证实验的结果;运用不同材料来验证所获得的经验;分享交流产生歧义时,通过当场验证用事实来说话;教师也应具备尊重事实的精神,这些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关键词:科学区域 科学态度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它所蕴含的价值其中一条就是使幼儿获得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而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要怎样来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态度呢?为了能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我选择科学区域活动作为研究的载体。

科学区域活动是将探究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将操作的方法、问题以图谱的方式呈现,让幼儿根据问题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科学现象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运用小组或集中的方式进行梳理提升。它既是科学集中活动的延伸,又是幼儿自主探究的一种模式,更加便于个别化的指导。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认真观察会发现大班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探究问题,会边做边讲述自己的发现,但是幼儿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态度:进到区域中只顾着玩实验材料,没有认真观察实验的过程,等到操作结束后才记录;在做实验时幼儿不能沉下心来专注地做实验,只对材料的玩法感兴趣,体验一种新鲜感,如进行“神奇的纸桌”的实验时,幼儿对在纸桌上摆放积木,积木倒塌发出的哗哗声感到有趣,对于猜想的验证常常是一次操作就解决了,虽然每次教师在实验之前都会提醒幼儿要反复多做几次实验来验证结果,可是幼儿似乎总是置若罔闻,只要按照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就可以了。要如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呢?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在日常科学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态度的一些经验。

一、充分的猜想,使幼儿关注操作的过程,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要使幼儿在科学操作中有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就要让幼儿具备认真观察的习惯。只有认真观察了,才能清楚地知道科学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科学区是人手一份材料,可以让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因此幼儿一进区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实验材料进行操作,尽情享受操作材料所带来的乐趣。如在科学区“油和水”的实验中,许多幼儿一进区就拿起油倒进水里,然后就马上用筷子进行搅拌,嘴里还不停地说“哇,有好多的泡泡啊!”当我询问他们“油倒进水里的时候,会看到什么?”很多幼儿都是回答了“油会停留在水面上。”从他们的回答中我能感受到幼儿没有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怎样让幼儿关注到油倒进水里的现象呢?我仔细地分析了原因:在提出这个内容时,只是提出“油倒进水里会怎样?的问题一带而过,没有让幼儿进行猜想,幼儿只关注到实验的结果而没有关注到实验的过程。于是我在记录表上增添了猜想的格子,给幼儿充分猜想的机会。有的幼儿认为“油和水会混合在一起”、“油会像盐一样溶解”……幼儿在猜想之后,在操作中他们就开始有目的地观察油进入水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边观察边讲述自己看到的现象。可见,猜想可以让幼儿提高观察的目的性,有助于幼儿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提供多次记录的表格,引导幼儿反复验证实验的结果

记录表是科学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材料。因为记录有助于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幼儿如实地将探索过程记录下来,并以此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助于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通常的科学记录表常常是内容、猜想(?)、验证结果这三个栏目。验证结果的格子就只有一次。一次的验证就能说明结果吗?这个答案肯定不是。为了培养幼儿在科学操作中的尊重事实的态度,我们常常提倡幼儿要多次反复实验来验证结果。但是似乎提倡的效果并不明显,幼儿常常只是一次验证就结束了操作。如科学实验“神奇的纸桌”(不同粗细的桌腿)中,幼儿运用原来的记录表很快就完成了实验,马上就得出了实验的结果。

怎样将多次反复验证这个要求物化到材料中呢?我对记录表进行了小小的改动。我增加了“验证结果”的次数,从1次调整到3次,但是幼儿每次验证完只是关注到单次操作的结果,没有将三次验证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于是我在记录表最底下又增设了一个“我发现……”的栏目。我看到幼儿拿到新的记录表之后,不但操作的时间延长了,操作完之后还会进行比较得出最后的结果。如一个幼儿第一次的结果25(最粗)、18(粗的)、4(最细的);第二次的结果是22(最粗)、15(粗的)、4(最细的);第三次的结果是23(最粗)、18(粗的)、3(最细的),通过三次的实验,他在“我发现……”中进行了归纳总结——最粗的桌腿承受的木条数量最多,粗的是第二名,最细的桌腿最少。适宜的记录表不但能让幼儿反复验证结果,形成尊重事实的态度,还能帮助幼儿提高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运用不同材料来验证所获得的经验

运用不同材料验证同一个结果,不但能引发幼儿再次实验的乐趣,更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在“神奇纸桌”的科学实验中,我刚开始为幼儿统一提供了运用绘画纸制作的不同粗细的桌腿,后来我又为幼儿提供了广告纸、蜡光纸等不同纸质制作成的不同粗细的桌腿让幼儿验证先前得出的结论。当不同纸质的验证结果和他们自己探究获得的经验相同之后,幼儿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无形中也帮助他们懂得不是通过一次的操作获得经验后就结束了,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途径来验证所获得经验。

四、分享交流产生歧义时,通过当场验证用事实来说话

分享交流是科学区域活动结束之后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大胆表达自己所获得的经验。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时所获得的经验就会产生冲突。那么这时最有力的说服方法就是亲眼见证实验的结果。在科学区“有趣的斜坡”之不同高度的斜坡在分享交流时,有一个幼儿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球在缓坡上滚得快,在陡坡上滚得慢。于是我请他当场做实验,按照实验的标准进行验证。最终事实让这个幼儿心服口服。从而让幼儿明白当意见发生矛盾时,就是要用事实说话。

五、教师也应具备尊重事实的精神

(一)教师要学会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幼儿原本就是最诚实、最尊重客观事实,因而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依据自己观察到真实现象进行如实地记录,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物体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逐渐懂得说理要有事实依据。

教师也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在幼儿出错时,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幼儿,不然幼儿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作出真实的回答,只回答老师认为对的答案或者闭口不答。这样做会导致幼儿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答案,而不是通过动手探究和在事实中寻找答案,也不利于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时,要敢于说“不知道”

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无所不知的,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肯定会提出一些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如在科学区“油和水”的实验中,幼儿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洗洁精加入到被搅拌过的油和水里,会变得白白的呢?我立即意识到自己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于是我很直言地告诉幼儿:“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答案呢?”幼儿纷纷说到可以问爸爸妈妈或者上网查资料等。教师直言的不知道让幼儿懂得教师不是知识的来源,而是要通过动手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与客观事实真实的接触,才能真正地接触到知识。

(三)教师要注意材料提供的细节,有助于幼儿尊重事实态度的形成

在科学操作中,材料的提供很重要,因为材料的严谨性对实验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在科学区“神奇的纸桌”的桌腿提供上,刚开始我只注意到提供不同粗细的桌腿,但发现幼儿实验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细的桌腿承载的木条数量有时比粗的桌腿还多,这让我很惊讶(自己事先做过实验)。后来我发现同样大小的纸张用来制作桌腿,它卷出的层数是不同的,粗的桌腿层数少,细的桌腿层数多就变得更有承载力。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操作材料,让幼儿再一次重新操作,获得正确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提供科学操作材料时要多角度考虑,为幼儿形成尊重事实的态度奠定基础。

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意识是幼儿发展的前提,有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幼儿尊重事实的态度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形成,同时只有教师将尊重事实的意识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1. 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郭文慧.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2015

  2.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J]. 李晶晶.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