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定向运动的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寓教于乐——定向运动的教学案例

沈益雪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一、案例背景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定向”这二个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自从1919年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运动比赛在斯堪的纳维亚举行之后,这个项目在北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地普及到世界各地。定向运动也由初期单一的一种比赛形式逐步演变为包括各种各样的比赛或娱乐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群众体育活动。

二、设计思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渗透文化内涵,拓宽体育教学功能,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三、操作过程

【片段一】

(一)、实施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1、仔细观察学校的地形,并把它绘制成一张较为详细的校园平面图,在图上设定了1、2、3……13共13个点。

2、模拟学生的速度完成全程需时约六分钟。

3、在自己任教的预备年级男生中任选一个班级进行实验。我先让学生在2分钟以内分小组研究地图,寻找规定的7个点,明确了先后顺序及方向。其次,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形式,并以整个小组全部成员完成规定线路作为获胜的条件。

4、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的线路重复,我特意对到达各检查点的顺序作了调整并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出发前抽签决定。

5、对各条线的总路程精心作了比较,力求大致相等。课前在各检查点设置好标志物,根据各班学生人数准备了4至6面小旗。

(二)、实施前学生的准备工作:

1、收集的有关资料或图片跟大家分享

第一组:收集定向运动的定义;

第二组:收集定向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组:收集定向运动的方法和图表;

第四组:收集定向运动的在我市或我省开展的情况;

第五组:收集有关资料或图片;

第六组:收集我们中学生对定向运动的看法等。

在片段一中,利用课前的准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前就已经对定向运动有了大致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实现教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片段二】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对定向运动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充满了无比的挑战性、娱乐性、智慧性,大家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啊?

生:想。

师:那好,接下去我们就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按比赛的要求规则进行比赛。各个小组请注意,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进行热身活动,以各个小组为单位,自编活动操。

各小组摩拳擦掌,各想其招,进行热烈的热身活动……(播放具有激烈的背景音乐。教师一边巡回指导,一边分发比赛有关资料并作适当的讲解)

在片段二中,教师仅仅起到了点拨作用,以各个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跑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

片段三】

比赛开始,按比赛规则要求分组出发……

此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现学的知识于实践中去,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创新和提高,利用图纸快速正确地选择行进路线,达到目的地。在运动体验过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效果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耐力,了解定向运动的有关知识,初步学会看图并快速正确的选择行进路线达到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六人一组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实现了学生的四个转变,从教与学的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从传授知识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从单向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了体育教学功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到达了本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课后反思

定向运动是一项时尚运动,是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更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一项新兴项目,为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定向运动和此项项目在课中的运用,并充分利用我们校园的场地设施,给高一男生开展的几节定向运动的体育课,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并亲身体验这一项运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的能力,改变了以前耐久跑教学中出现的枯燥乏味的局面,并且使学生能结合文化知识,使学有所用,让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本次定向运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受到压力下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放松了身心,增加了乐趣。从上课的实施情况看来,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教师设计的地图比较简单,很容易看清楚明白,主要是学生对我们校园的场地和设施太过于了解了,因此实施起来就比较简单,学生完成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其次,上课时间掌握不好,因此在后面的时候教师交换了各组的地图,让学生再跑了一次;第三是在学生的讨论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指点作用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样导致了个别学生没有按照规则,团队同时进行,逐个找点,而是各个成员分散开找点,然后再集合统一出发,这样时间浪费不说也导致对定向运动的错误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我们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我们的教学和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