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8
/ 2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之我见

王一婷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是在原本的基础语文教学之上再度升级的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与认知。分层教学是指依照教学对象,实施的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学生,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批次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比之小学语文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很清楚初中语文要求学生理解的东西无疑更加深刻,尤其是在古代语文和阅读理解方面,初中语文比起小学语文不止难了一个层次,如果说小学语文只是为学生打基础的话,初中语文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做出了提升,这无疑更加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层次鲜明的学习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一、学生分层

实施分层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初中生进行合理分层,这是整个分层教学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以直接按照一次考试成绩将学生简单分组。教师要综合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结合多种因素,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将语文基础能力比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初中生分为A层;将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分为B层;将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成绩也较差的学生分为C层。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学生的自身努力之下,每个学生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有所退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将学生的分层状况进行调整。笔者会每两个月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按照分层标准,作出调整。

二、教学分层

王守仁曾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分层教学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传统的语文课堂忽略初中生的认知差异,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面对所有学生。“应试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即使现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也无法根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导致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初中生的成绩,他们害怕没有讲解某一知识点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失去分数,总是恨不得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都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分层教学法就是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首先,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生的分层情况,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注意分层,这是真正施行分层教学法的过程。最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笔者在设计《出师表》的教案时,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考虑学生的认知差异,要求C层的学生掌握文章的生字,并且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能够正确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对于B层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在掌握基本的生词以外,还能够将整篇文章简单地翻译出来,掌握诸葛亮忠臣形象,理解文章的基本情感;对于A层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除了掌握前两层的知识之外,还要理解诸葛亮为国献身的精神,深入研究文章情理并进的写作脉络,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写作特点。在课堂提问环节,笔者会按照学生的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再提问“哪位同学能够简单复述一下《出师表》的故事”时,通常会让C层的学生回答;对“诸葛亮所具有什么样的高尚品质,他所提出的广开言路等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会让B层的学生来回答;至于“大家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谁能够分析一下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与特点?”这个问题,往往交给A层的学生来完成。

三、评价分层

学生的层次不同,所面临的学习任务也不同,那么他们所得到的评价也应该进行分层。评价既是教学活动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起点,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不应该按照分数这一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在面对C层的学生时,教师要降低要求,肯定他们的努力,在达成教学目标后同样给予合格甚至优秀的等级,鼓励他们继续认真学习。对B层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稍微提高要求,但是不可过于苛刻。评价A组的学生时,教师可以严格对待,明确指出他们的所有错误,不可随意糊弄。在《沁园春·雪》中,C层学生只需说出文章的大意,并能了解“顿失滔滔”“惟余莽莽”等词语的具体意思时,教师即可给予肯定;B层学生除了要完成C层任务之外,还要了解整首词的结构与主旨大意,了解上下阕的情感等;而A层学生除了要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之外,还要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并且能够深入感受这首词的具体意境,感受诗人所抒发的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树立的远大理想,只有在都能完成以上的学习目标情况下才能评上优等级。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解决语文课堂大班额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并且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实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根平.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教育,2011(3).

[2]崔 琰.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1).

[3]陈龙.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9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