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分析

刘从均

四川省叙永县马岭镇中心小学校 646400

摘要:培养青少年道德及法律的认知,应从小学启蒙阶段开始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知法守法的公民,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同时对人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以及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将法制教育渗透进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知晓法律的权威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融合的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思维最单纯的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加固思维的认知,因此在学生的思维尚在萌芽阶段的时期,长期地将思想道德规范与法治的内容循序渐进地灌输给学生,可以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与法制教育融合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法治教育宣传的认知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国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目前学校教育中,由于过于重视主科教育的观点,以至于忽略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因此,导致学校缺乏法治课程教学的资源,从而导致关于法治内容宣传不到位,只是以书本的内容为主要教材,缺少真实的案例。

(二)法治课程缺乏实践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与实际生活不符,缺乏实践性,使得学生不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做到活学活用,更无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将所学内容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受到了阻碍。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导致法治教育的课程枯燥无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无法积极热情地投入课程当中。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加强宣传法治教育内容

为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应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依据,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度。通过学校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并定期邀请司法人员入校普法宣传,以讲座、宣传画板、现场答疑等形式丰富大家的法律知识。比如向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学生如何自我保护、远离危害,防止校园暴力。由于小学生胆小怯懦,面对校园欺凌,不敢与之相抗衡,而且也不敢告知学校和家长,怕遭到有关同学的报复,在经受长期性格压抑的影响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针对这类情况,通过法治教育宣传,让学生们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法不容情,要求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并且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尤其在学生放假前,更要加大力度地宣传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以外,还要将法治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家长的手中,加强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使得家长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在交通安全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法治教育。通过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意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国教育工作中被广泛地应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片功能以及视频功能编辑成教材内容,使得原本平面的教学知识编辑成立体的图片以及小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同时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老师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孩子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及优质视觉效果的视频了解到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且适当地插入一些法律条文,将社会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讲解给学生听,以及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使得孩子置身其中,将案例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懂得这些不文明现象是不道德行为,情节严重者则会触犯到法律。并认知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公民一旦触犯到法律,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法治教育生活化

儿童对社会、法律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基础性阶段。需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把艰深的法律精神、制度灌输进孩子的意识当中,当然,单纯的说教效果甚微。还需将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老师从学生生活事件入手,把法律关系放到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中,就会使学生认识到法律能调整生活、服务生活。

(四)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的实践课程

要想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以及法治的意识,需得结合实际生活,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举一反三,同时更能加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针对不文明的行为引以为戒,有效提高道德的修养。例如,《上学路上》,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短片,展现给学生,并且询问,你们平时是怎么过马路的?红绿灯的作用是什么?过马路应该注意什么?然后结合同学们给出的答案进行整理并结合实际进行正确的引导,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走斑马线,在通过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左右行驶的车辆,并且在有红绿灯的路口,一定要等到绿灯的时候才能通行,通过这样结合实际的讲解,才能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的重要性,讲文明做到安全出行。

三、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当前中国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重点工作,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学校以及家长共同努力,在课堂以及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法治时代,公民只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才能推进中国迈向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必不可少,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素质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艳娟.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0):1.

[2] 李玉华.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育融合的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