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2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苏婷婷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得到不断贯彻和实施,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构建一个更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特点,让初中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能自主对数学学科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有效性提高

  1.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接触初中数学时,虽然有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但仍存在着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现象,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导致的。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沉浸在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之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好地掌握。举个例子:在进行以“概率”为主题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概率这个概念进行基本了解,确保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用具,也就是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轮盘、轮盘指针以及上边写着各种奖励的圆盘贴纸。最后教师将这些贴纸在轮盘上粘贴好,向学生设立一个在超市促销抽奖的生活情景。此时学生见到熟悉的生活情境,就会产生参加轮盘游戏的兴趣,学生在对轮盘进行转动后,发现指针多数落在那些占圆盘面积大的,上边书写着“谢谢惠顾”或者是其他小型奖励等字样的贴纸奖励区域上。有一名学生转动了60次圆盘并特别对一张占了圆盘25%区域的黄色贴纸进行记录,发现指针共有14次落到了黄色贴纸处。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学生对概率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有利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

  1. 设问并展开分组教学,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设问是一种有效吸引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方法,具体应用措施为在课上教师让学生对教师说出的一句话做出判断,比如教师在讲相反数时会随机抽取学生提问:“一个数不是负数,那么它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这句话对吗?”这就是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分组教学和设问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举个例子:在进行几何的学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邻补角、对顶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什么?”。其次教师要将学生根据教室所在区域和人数平均分成各个小组,指定各个小组的总负责人,负责将各自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时限要求的自由讨论,之后各组总负责人也就是组长按顺序依次向教师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需要全程监督这个进程,对汇报结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指正,对汇报结果中有亮点或者特殊想法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用,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还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全体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课堂有效性。

  1.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设备在各个初中均得到配备,提升了课程的课堂效率,为教师带来便利,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还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定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着向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将知识点在黑板上以板书形式进行呈现,学生用笔记记录知识点回到家进行强化背诵,利用公式和概念做大量的数学练习习题来巩固记忆,这都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降低课堂效率。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对教学形式做出改进,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对教学内容做出掌握。举个例子: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很多缺少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的学生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能做出一定理解,但在实际对图形进行判断时,就会经常做出误判,将既不属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形当作轴对称图形,或者是两种图形进行混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如果使用教学用具折纸对学生进行两种概念的具体释义,就会发生纸张太小不能完全让全班人看见的情况,同时教师的手臂等也会对同学视线造成阻碍。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演示,让平面上的图形旋转起来,并能将自然界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为同学们展示出来,如蝴蝶就是轴对称的结构。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抽象化具体,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行和落实,对初中数学课堂提出了更多要求,秉持着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一定改进,完成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并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营造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数学学习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将来升入高校奠定良性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国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南北桥,2019,(11):151.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51.

[2]梁小新.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 (003):P.103-103.

[3]刘超.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时代,2016,(7):236.

[4]王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61):56-5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5.61.053.

[5]康寿生.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2):13-13. DOI:10.3969/j.issn.1003-2215.2014.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