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陈雪

大泉乡中心校 新疆 沙湾 834700

  摘要:创造力是儿童成长必备的一种由后天培养的技能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从而对其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增加一份有用的技能,能更好地融入并享受生活。而同样的,小学美术也是培養小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和课程,需要加以重视和创新,这也是艺术教育地精髓所在。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由创造力;培养策略

  美术是艺术的典型呈现方式,其中富含有丰富的创造性元素,有助于人们借其进行情感沟通。目前,我国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旨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重要人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抓住这一特殊时期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潜能发挥创造有利的条件。创造力是美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故而小学美术教师需积极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小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1.鼓励式教学

  小学生有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想法,在美术课堂中,当教师让学生自由创作时,学生可能会画很多教师看不懂的东西,比如绿色的太阳,会跳舞的房子,能流出巧克力的水龙头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有违逻辑的,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仔细想想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我们戴上绿色镜片的眼镜的时候,太阳就是绿色的,当房子足够小并且不依附于地面的时候,通过一些动力系统也能让这些房子能“跳舞”,这些想法教师在看到第一眼的时候会觉得很荒谬,有的教师会发火,认为学生根本没用心在上课,如果教师由于生气把学生的作品撕毁或者对他们提出批评,就会让他们失去创作的动力,认为这是在犯错,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学生画出看似荒唐的作品之后,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这是他们现实中见过的,或者是梦见的,还是他们以后的梦想,等等,让他们说出解释,有的可能没有任何原因,就是灵光一现,在看到这些奇奇怪怪的画作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告诉他们很有想象力,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作出更好的作品,通过这样的鼓励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这样的想象能让自己在美术课上更加有积极性,每次有新的想法都会想要表达出来,小学生很容易受伤,同时他们也很容易满足,通过简单的鼓励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美术课上有更好的表现,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素材,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学的常用手法,不仅便捷而且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从技术应用的效果来说,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刺激学生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师讲解以及范画,能够对作画有着一定的了解。不过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模仿,如此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作的作品缺少创造性和个性。教师要考虑到这一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并且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范画的约束等,能够独辟蹊径进行创作。对于学生创作的作品,即便是过于幼稚、荒诞,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可以挖苦学生,或者讽刺学生。

  3.以学生个性特征为依据培养其审美意识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情况,由此对其开展美术教学,使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绘画的相同点比较多,主要包括绘画比较夸张、色彩比较鲜明,绘画对象无法对其产生限制作用。所以,在开展教学时,美术教师需要将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作为重要依据,实现教学方案的制定,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在绘画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举例来说,小学生在学习画太阳时,教师可以首先将不同造型的太阳画在黑板上,然后将画出太阳趣味的方法传递给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其画成老人的形态或者小女孩的形态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四季特征画太阳,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太阳光芒分别画成枝条、火焰、果实和糖葫芦等。通过不同图案化形式表现太阳,同小学生的认知更加契合,并且有效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鼓励自主探究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给与他们肯定的赞扬,才能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追求自己所喜爱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一切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因素如让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并将其画出来,以此激发孩子的自主创造力。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及对美学的印象都尚处于萌芽阶段,并未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框架,此时老师的引导作用就彰显了出来。小学美术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授课时,应该用最生动的语言,最大程度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保有自己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究。

  例如小学生在上最基本的简笔画时,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先给出故事梗概,让小学生对故事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补充,再将脑海中成型的故事用美术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调动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已达到培养他们对于美学认知能力的目的。

  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美术一改过去传统教学课程形式单调和枯燥的现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创新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顾林. 小学美术教育自由创造力的培养[J]. 文理导航(下旬), 2018(2):76-76.

  [2] 李晓琳.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