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做实感恩教育,为立德树人奠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3

做细做实感恩教育,为立德树人奠基

凌振强

高州市大坡中学 广东 茂名 525238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项环节。近两年我校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沐浴的各种恩惠,从校园文化、主题班会、各种活动等方面做细做实感恩教育,唤醒学生蒙恩记忆,激发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情感,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较好地达成了为立德树人奠基的目标。

关键词感恩;立德;树人;奠基


德育工作是学校首要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面广线长,既有安全教育,又有励志教育,既有尊师守纪的教育,又有爱班爱校的教育,既有心理健康的教育,又有热爱学习的教育……面对复杂繁多的教育内容,怎样才能找到德育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抓到德育工作的“牛鼻子”?近两年我校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沐浴的各种恩惠开展感恩教育,在做细做实感恩教育同时,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励志教育,尊师守纪教育,既增加感恩教育的深度,又拓宽感恩教育的广度,收到了为“立德树人”奠基的效果。我校的做法是全面系统地做细做实感恩教育,加大深度,拓宽广度。

一、做细做实的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为保证感恩教育能够做细做实,收到为“立德树人”奠基的效果,学校制订了全面系统的感恩教育实施方案。方案包括五方面内容:(1)感恩教育的指导思想;(2)感恩教育的目标;(3)感恩教育的领导机构;(4)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5)感恩教育的主要措施。其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包括:

(一)开展我说亲人恩活动,让同学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珍爱生命,成才报恩。

(二)开展我说教职员工恩活动,让同学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员工服务之恩,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三)开展我说同学恩的活动,让学生感念同学的相助之恩,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开展我说学校恩活动,激发同学们为校争光意识。

(五)开展我说祖国恩活动,让同学感受祖国关爱之恩。

(六)开展我说自然恩的活动,让同学感悟自然的赐予之恩,并用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环境和绿水青山。

二、做细做实以“感恩”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以文化人是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营造一个良好感恩氛围,熏陶学生的感恩之心,学校把近三百围墙做成宣传栏,精心打造以“感恩”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一)利用学校围墙宣传栏,打造50米长的传统感恩故事长廊。其中有:黄香温席的故事,子路负米的故事,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故事,韩信报答一饭之恩的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等,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故事熏陶学生心田,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利用学校围墙宣传栏,打造50米长的感恩诗文长廊。其中有:孟郊的《游子吟》,李商隐的《送母回乡》,郑板桥的《新竹》,徐臣的《劝孝歌》等,让学生在欣赏感恩诗文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利用学校围墙宣传栏,打造80多米长感恩名言长廊。其中有: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学做人,首先要学会感恩——泰戈尔;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等。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意无意熟记感恩名言,感悟名言感恩思想。

(四)利用学校风雨长廊的宣传栏,安排50米版面,用来刊出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刊出感恩教育成果展;刊出学校感恩之星。

(五)利用校园智能广播,在课前饭后,循环播放感恩歌曲——《感恩的心》、《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爱的奉献》、《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烛光里的妈妈》、《五星红旗》等。

此外,各班还利用教室后面黑板刊出感恩板报,学校在运动场边立石刻字:“铭恩”、“报恩”等。精心打造的以感恩为核心的特色文化,让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感恩气息,同学们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感恩文化,像春风化雨,熏陶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做细做实以“知恩图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力军,班会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利用好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做细做实感恩主题班会,我们从两方面努力:

(一)在学校的月份工作安排中,对每次主题班会,都有明确标题。如:

在感恩亲人的教育月,各周主题班会名称是:感恩妈妈,我能行;感恩爸爸,我能行;感恩爷爷(奶奶),我能行;感恩兄弟(姐妹),我能行。

在感恩教职员工教育月,各周主题班会名称是:班主任,谢谢你;科任老师;谢谢你;饭堂工人,谢谢你;校警(舍管员)叔叔,谢谢你。

在感恩同学教育月,各周主题班会名称是:同桌,谢谢你;班长(班干),谢谢你;活雷锋,谢谢你;男同学(女同学);谢谢你。

(二)政工组精心拟好每次班会提纲,发给全体班主班备课。如:

《饭堂工人,谢谢你》的主题班会,政工组设计下面提纲:(1)饭堂工人什么时候起床,才能保证我们早上六点三十吃上早餐?(2)这几天气温只有3度,饭堂工人洗菜时手会不会冻伤?(3)吃饭时剩饭剩菜怎么处理?(4)我们在礼貌和学习上应怎样做才能报答各位工人的服务?

《校警叔叔,谢谢你》的主题班会,政工组设计如下提纲:(1)如果没有校警把守学校大门行不行?(2)我们休息时候校警还在工作吗?(3)我们要不要服从校警的管理?(4)我们应怎样支持校警的工作?

由于每次班会都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提纲,班主任只要围绕提纲写好要点,就能组织同学生动活泼上好每节班会课,实现震撼心灵,教育学生,培养良好思想的目的。避免出现班会课毫无中心,得过且过,无的放矢现象。

(三)加强经验交流,提高班会艺术。学校每月举行一至两次的经验交流会。会上让主题班会开得好的班主任介绍经验,让班主任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班会艺术。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李鹏基老师在介绍他主持的《舍管员,谢谢你》主题班会的时候,把自己亲自目睹的舍管员为学生拾起掉落走廊的衣服时的六个动作:弯腰捡起衣服、用手弹掉灰尘、洗干净弄脏的地方、用电吹风吹干它、把衣服装上衣架、用晾衣杆挂好衣服。当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四、做细做实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

为了让感恩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感恩教育活动。

(一)举行感恩文化晚会。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近两年的五四青年节,学校都举行“感恩·奋进”合唱比赛。晚会上,同学们合唱的《每当老师走过窗前》、《我爱米兰》、《烛光里发妈妈》、《白发亲娘》、《儿行千里》等歌曲,让师生们在享受音乐大餐同时,受到感恩教育。

(二)举办“感恩诗文” 朗诵比赛。为了提高同学们朗诵积极性,同时进行感恩教育,近两年元旦都组织全校性“感恩诗文”朗诵比赛,在比赛中,同学们充满感情朗诵的《游子吟》、《送母回乡》、《师恩难忘》、《劝孝歌》、《岁末到家》等诗文,响彻校园,让同学们既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朗诵的积极性,又受到感恩教育。

(三)开展感恩征文和书法比赛。感恩征文要求学生用故事的形式,把自己在主题班会上所说感恩故事写成文章,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刊出征文专栏,前十名文章在各班学习公布栏张贴,让学生既受到感恩教育,又学习到写作方法。感恩书法比赛,则要求学生以感恩名言,感恩诗文为主要内容。让同学提高书写能力,又能熟记名言和诗文,受到感恩教育。

(四)评选感恩之星。为表彰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每学期评选一次班级感恩之星和学校感恩之星,评比感恩之星的条件主要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表现:(1)在家孝敬长辈父母,注意安全,能为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为父母分忧,努力完成家庭作业;(2)在校尊师守纪,学习勤奋,能感恩学校的教职工,感恩学校,为校争光;(3)能感恩同学,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4)感恩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用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绿水青山和环境。(5)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成绩突出。

(五)刊出感恩教育成果展。感恩教育成果展主要选取感恩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重要成果,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我校首期成果展的主要内容有:(1)感恩父母,热爱生命,努力学习;(2)感恩老师,尊师守纪,努力拼搏;(3)感恩同学,团结友爱,共同进步;(4)感恩学校,爱护公物,为校争光;(5)感恩祖国,努力成才,回馈社会;(6)感恩自然,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五、做细做实感恩教育,达成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做细做实感恩教育既培育了学生感恩之心,同时为立德树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感恩亲人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必须珍爱生命,发奋学习,报答亲恩。这样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也进行了成才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感恩教职员工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必须尊师守纪,听从教导,服从管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同样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尊师守纪教育,也进行了成才报恩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感恩同学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上一世成千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邂逅,今天能成为一起学习的同学,是几代才修来的福,同学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又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也进行了共同进步教育,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近两年我校做细做实感恩教育,收到了立德树人的丰硕成果。学生感恩意识、安全意识,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明显好转;教学成绩明显提高。2017年中考,我校有32人考上高州中学,市质量监测,初一、初二团体成绩均排市前二十名,在“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中,我校有李汶峰、李春锋、成炜亮、黎英政4位同学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李思丽等7人获得茂名市级奖。2018年高州市“缅茄杯”比赛,我校13人获直升高州中学资格,中考有36人考上高州中学,高州中学上线率全市排第五名。在茂名市中小学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征文比赛中,我校卢萩燕同学获得特等奖(茂名仅3人获特等奖)。上级领导和群众高度评价:是感恩教育让一所全市最偏远山区学校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作者简介:

凌振强(1961.8—),男,汉族,广东省高州市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单位:高州市大坡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德育教育


4